正文 第28章 反思安全,感悟責任:責任安全啟示錄(1 / 2)

震垮的不隻是房子

安全警語使人走向深淵的是邪念,而不是雙腳;使人遭遇不幸的是麻痹,而非命中注定。

2008年5月12日,一場巨大的地震震撼了大半個中國,震痛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同時成了建築業責任心檢驗的試金石,建築安全再一次被人們重點關注。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一座又一座教學樓的整體倒塌,僅北川中學的教學樓塌陷,死亡和失蹤人數就超過1000人。那麼多可愛的孩子,那麼多天真的笑臉,就這樣消失了。然而地震過後眾多的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這些無辜的孩子並不是死於天災,而是一些人的責任疏忽,這不由得不讓人深深思索。

汶川特大地震災害過後,在什邡市洛水中學校園內我們看到了兩棟同時建造的教學樓,它們卻有著天壤之別的命運,它們就像是一座無聲的紀念碑時刻警示著我們。一棟在地震發生那一刻瞬時成為廢墟,並且導致505名師生傷亡,另一棟卻巋然屹立。

這座倒塌的教學樓是1986年建的,當時洛水中學要建教學樓,南元村一村民通過關係承包到了一棟四層教學樓,總造價264000元。他既沒有施工資質,工程也沒人監理,那是他第一次承包這樣的工程。隨後,他在鄰村找了20多個泥水匠就開工了。大樓竣工後,被教育局鑒定為危樓,他自己找人驗收,把教學樓鑒定為合格。

同期建設、地震後仍屹立的那棟教學樓,是另一個建築商所建。此人把關很嚴,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都是經過正規渠道購進的。於是,兩座同時修建的教學樓,就有了迥然不同的命運。

蓋樓時為了眼前的利益,忽視責任,不顧及住樓人的安全,說是謀財害命也不為過。一次“5·12”汶川地震,讓我們付出太多的代價。它震垮的不隻是房子,同是還震醒了人們的責任意識,沒有責任的支撐,就沒有牢固的安全大廈的挺立。災難過後,我們需要深入思考。從安全生產的角度來看,毫無疑問,建築安全是最值得我們進行深層次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場大災之中,天災的成分是主要的,但同時許多原本不應倒塌的建築物,由於存在建築安全隱患而倒塌,也是不爭的事實。正是一些毫無責任心的建築商將原本的天災轉成人禍,讓人氣憤。

住對於中國人來講意義非凡,許多人一輩子都在為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而努力著。為這些懷揣夢想的人築巢的建築商們,應該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萬萬不可懈怠。希望這次重大災難之後,大家可以真正醒悟,把安全責任放在第一位,為每一個人築一個安全的家。

“非典”為何再次出現

安全警語如果說事故隱患是一種病毒,麻痹大意就是它繁殖的溫床。

2004年4月,北京再一次出現有人感染SARS病毒的報告一度引起人們的恐慌。北京的楊某和安徽的宋某都在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病毒預防控製所(簡稱病毒所)的實驗室工作過。他們的感染預示此次SARS的傳染源可能來自實驗室。

事後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顯示,此次SARS的傳染確實來自於實驗室,主要由於實驗室的違規操作。該實驗室違規操作主要表現在:

——科研課題跨專業。腹瀉病毒研究室是研究消化道病毒的領域,卻跨專業承擔了非典的課題,工作人員對專業不熟悉,造成了安全隱患。

——安全管理不夠重視。實驗室主任擅自批準工作人員采取新的“滅活”方法,這一方法未經學術委員會論證,科學依據不足。有關“滅活”效果未經嚴格驗證,沒有驗證方案、記錄和內容。

——技術操作不規範。違反衛生部關於滅活SARS病毒必須在生物安全P2以上實驗室或在生物安全櫃進行的規定,在沒有安全防範措施的普通實驗室操作。

——人員配備不嚴。大量使用缺乏專業知識的研究生和進修人員從事高風險研究,沒有對有關人員進行嚴格的生物安全知識培訓。

——健康監測不到位。違反衛生部製定的《實驗室人員健康監測製度》、《事故報告製度》等規定,對實驗室人員出現多次發熱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上報,也未采取必要措施。其中有兩位實驗室人員發燒,一位住院兩周,竟然沒有引起重視,沒有報告。

——執行製度不認真。違反衛生部等四部委關於P3實驗室實行雙人準入的製度,多次出現單人操作。

這個事例告誡我們:忽視責任,往往預示著災難的起源。隻有時刻牢記每個人遵守的規則和應承擔的責任,才能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對學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的反思

安全警語不補細小的漏洞,難堵事故的洪流。

2003年9月27日,人民網報道說,遼寧省淩源市日前發生中小學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1000多名學生被送往醫院搶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