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時的他們是有私心的,如果他們不是被砍死,而是封閉在了地下。他們希望徒兒能在大墓封閉後,救援被活埋的他們。
正因為這種傳承方式讓中原地區的墓葬文化流傳了下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王朝的更替,墓葬由複雜變得簡單,又從簡單變得複雜,這種文化也走入了尋常人家。
於是,那時的鬼門主要負責給人堪輿和設計墓穴下麵的機關,保證墓穴不會被盜,這門手藝也在一代代地進步和流傳下來。
後來,從鬼門中分化了一批,他們成了盜墓賊,於是,有了兩派,一派繼續負責修築和設計各種機關,另一派則在西境破壞墓穴機關,那時候並不盜墓,而純粹是手藝間的比拚。
隻是這樣的時代甚至不足二十年,便出現了破壞者一方發現墓穴的好東西,便帶了出來,於是,盜墓這個行當便在西境沒斷過。
到了清朝末年,外敵的入侵導致西境各門派都沒什麼錢,但唯獨鬼門和探道、馬幫活得很好。
探道組織了反抗軍,而馬幫人數最多,便成了主力軍,也成為了當時的西境三十六門門主,就在這樣的戰爭中,不斷有人死亡,又不斷有人崛起。
但當時的馬幫死傷最重,一個門主門派便被打成了二流門派。
在鬼門當時的門主唐龍草的帶領下,鬼門取代了探道成了西境三十六門門主繼續抗擊外敵入侵。
最終,清政府割讓土地,也讓江湖人士與官兵,與入侵者之間等到了最終的和平。
但紅小兵時代的到來讓鬼門發生了質變,在那個年代,鬼門不得不進行盜墓,並變賣文物,讓整個江湖中人都得以生存。
書中寫道:誰能知,設計者最終成了盜墓者,其中對錯,留與江湖評說。
我看完書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二點。
窗外,蟋蟀在不停地鳴叫著。
我站在黑暗中,看著窗外點點繁星,原來江湖如此地豐富多彩。
而鬼門已經做了快百年的門主,大概這是最好的時代,大概也是最壞的時代。
我覺得西境不再需要江湖,但江湖卻又以另一種方式存在著,這大概就是三十六門的魅力。
第二天,我們學習的是其他門派的知識,我終於算是對西境三十六門有了具體的認知。
它們涵蓋了西境的各個行業,比如酒尊、馬幫、賊行子、賭義門、醫館、鐵門關、鹽王、糧神、鞋王、探道、布頭等等.....
我終於算是係統地學習了如何與各門各派打交道。
第三天,我們開始學習鬼門的各種家夥事兒,我第一次知道了鬼門鏟的十八種用法,我才知道鬼門鏟每一把都有編號,在鬼門人身死道消的時刻,鬼門鏟上將會鑲嵌一枚金幣,一同下葬。
如果後人窮困潦倒,便可打開墓穴,取出鬼門鏟,金幣可活,甚至可拿鏟換鬼門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