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屍體“開口”,告訴你誰是凶手(1 / 3)

(1)拿破侖的死因:困擾世人百餘年的謎團

在拿破侖死後的百餘年間,關於他究竟因何而死,世人一直是眾說紛紜。在許多人看來,他死得太突然了,也太蹊蹺了,絕非是尋常原因導致的。直到20世紀70年代,拿破侖真正的死因才被揭開!那麼,拿破侖究竟是因何而死?人們又是如何揭開這一謎題的呢?

關於拿破侖死因的種種猜測。

拿破侖·;波拿巴,可謂是一位名動寰宇的人物。三十歲時,他就成為法國軍隊的統帥,為了實現自己的統治目的,他率領千軍萬馬橫掃歐亞大陸。拿破侖以其傑出的軍事天分,每戰必勝,每攻必克,鮮少打敗仗。然而,在1815年的滑鐵盧之役中,拿破侖兵敗被俘,隨後被流放在了聖赫勒拿島。

拿破侖,這頭曾經的雄獅,在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的第六個年頭,也就是1821年,突然間一命嗚呼了。他死時的具體時間是5月5日下午5點40分,當時拿破侖年僅52歲。

關於拿破侖死眾說紛紜,長時間以來一直是莫衷一是。很多人認為他死得太過蹊蹺。美國《百科全書》裏說,拿破侖是因為胃病而去世的。但是,這種說法難以被采信,新版《辭海》中也給出了一個比較模糊的說法,直接說拿破侖是病死的。但是究竟是哪一種病,《辭海》中卻並未說明。在法國,有人認為拿破侖是死於癌症,理由是他的父親就是患癌症而死的,死時很年輕,隻有40歲。還有人說,拿破侖在進攻埃及和敘利亞的時候,得了一種熱帶病,拿破侖的死應該與此有關。

關於拿破侖的死因,可謂是眾說紛紜,那麼到底哪一種說法比較可靠呢?又或者,以上這諸多說法都不可靠,而拿破侖實際上是死於另一種原因?

一個行竊的侍從。

很多年以後,這起懸案終於出現了轉機。

拿破侖曾經不可一世,當其死後,人們便想保存他的遺容,作為永久的紀念。然而,當時攝影術還沒有問世,這可怎麼辦呢?人們思來想去,就決定為他製作一副臉部模型。要製作臉部模型,就需要在拿破侖的臉上塗抹石膏。所以製作模型前,人們就把拿破侖的頭發剃光了,為的是避免頭發與石膏粘連。

有位侍從,趁人不備,悄悄取走了一些拿破侖的頭發。他的目的其實很單純,就是想留著拿破侖的頭發以作紀念。就這樣,這綹頭發就留存了下來。這位侍從不會想到,這一綹頭發,將會為人們以後破解拿破侖的死因,提供強有力的證據。如果說沒有這位侍從,或者這位侍從沒有留下這一綹頭發,那麼關於拿破侖的真正死因,可能永遠是一個謎,永遠也不會大白於天下了。

拿破侖頭發中的化學成分。

到1955年,拿破侖已經去世了134年。在這漫長的134年間,始終有很多人一心想查出拿破侖的真正死因。但是誰也沒能提供一種讓所有人信服、認可的說法。

在這些人之中,有位叫做斯坦·;福肖富德的牙科醫生,一直對毒理學懷著極為濃厚的興趣。他非常仔細地閱讀了許多關於拿破侖的各種記錄。先前說到的那位侍從,也曾寫過一本關於拿破侖的回憶錄,斯坦·;福肖富德自然也沒有放過。

又過了兩年,到了1957年,在哥德堡的圖書館裏,福肖富德在翻閱《分析化學》雜誌的過程中,讀到了一篇新奇的論文。他之所以認為這篇論文新奇,是因為它提到,用一根頭發就能分析出頭發中砒霜的含量。

這篇論文的作者是漢密爾頓·;史密斯博士,來自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法醫係。福肖富德立即寫了一封信寄給他,以圖詳細了解有關情況。3年後,福肖富德又專程跑去巴黎,輾轉找到拿破侖那位侍從的後裔,索取拿破侖的頭發……

前後經過23年的努力,福肖富德運用現代技術,終於鑒定出了拿破侖頭發中的化學成分。他驚訝地發現,越是接近頭發根部,所含的砷就越多。就一般人而言,頭發中砷的含量是極低的。砷這種化學元素是有毒的,其化合物三氧化二砷,便是著名的劇毒砒霜。經過仔細研測得知,在拿破侖的頭發中,越是接近根部,砷含量就越多。與正常人相比,拿破侖頭發中的含砷量要大上四十多倍!這就說明,拿破侖絕非正常死亡,而是被人用砒霜給毒死的!

福肖富德用拿破侖遺留下來的這一綹頭發,於1978年偵破了157年前的這一樁重大的曆史謎案。

(2)巴赫身在何處:屍骨的埋葬地之謎

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國偉大的古典作曲家,一生創作了許多傳世傑作,永為後世敬仰。現如今,他被葬在萊比錫的托馬斯教堂。然而,起初他並不是葬在這兒,而是葬在萊比錫的另一個教堂,即約翰教堂。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沒有人知道巴赫具體的葬身地點。那麼,人們是用什麼方法來確認他葬身何處的呢?

巴赫葬在了哪裏。

1894年,人們決定對約翰教堂進行重建與擴建。當時約翰教堂的教區長,名叫特蘭澤爾,極力說服教會當局,趁著這次重建與擴建工作,將著名作曲家巴赫的屍骨找出來。在他的努力勸說下,教會當局終於同意了這個請求。但是,要找到巴赫的屍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什麼說這件事情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呢?原因就是,早在二十多年前,教堂以及教堂後院被反複整修過。這就意味著,巴赫的屍骨早就無從查詢。毫無疑問,現在要尋其屍骨,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那麼,這件事情能夠完成嗎?巴赫的屍骨究竟要從何確認起呢?毋庸說,人們麵臨著一個嚴峻的考驗。

屍骨埋葬地的線索。

在找尋巴赫屍骨的途中,教區長特蘭澤爾並不孤獨,他還有一個同伴,即曆史學家伍斯特曼。盡管困難重重,但是他們仍下定決心,一定要將巴赫這位偉大作曲家的屍骨找到。他們一起搜集各種可能有助於確定巴赫屍骨埋藏地的線索。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本來無比困難的事情終於出現了一點點眉目。

他們了解到,巴赫墓地並沒有墓碑,棺木埋得並不是很深,埋葬巴赫的灌木是用橡木製作的。萊比錫市在1750年埋葬了1400位死者,其中隻有12位死者所用的灌木是用橡木製作而成的。另外,巴赫的墓地很有可能位於教堂墓地的2號地塊或3號地塊,但是並不能從根本上排除有位於1號地塊的可能。實際上,長期以來,大多數人都依稀有這樣一個印象:巴赫墓地位於1號地塊,距離教堂南門隻有六步之遙。

掌握了這些線索,挖掘工作就展開了。1894年10月19日,挖掘工作正式進行。這時候,教區長特蘭澤爾的身旁,又多了幾個得力的同伴,其中有榮格曼博士和希斯。希斯是當時著名的解剖學家,同時也是了不起的胚胎學家。

在他們三人的監督下,工人們首先挖開了一個深2。5米的坑,發現了幾具散亂的屍體骨骼。挖掘工作繼續進行。因為早已得知巴赫的棺木是用橡木製作的,所以挖掘工人特別留意尋找可能發現橡木棺木的地方進行挖掘。不過,他們起初挖掘出來的棺木,都是鬆木做成的。

直到10月22日這天,工人們終於挖掘到了一個橡木棺木。特蘭澤爾等人感到很興奮,立馬展開檢測。但是他們隨即確定,棺木中的屍骨是一位年輕婦女的。

顱骨麵相複原。

雖然工人所挖掘出的那個橡木棺木,被證實是個年輕婦女的,但是就在這具棺木下麵,工人們又挖掘到了一個橡木棺木,經證實是一名老年男子的。那麼,這名老年男子是否就是巴赫呢?在很大程度上有這種可能。

於是,這具屍骨被轉到實驗室,以接受科學檢測。主持檢測工作的,主要是希斯與沃格爾。最終檢測出,整個骨骼的長度為166。8厘米;顱腔的腦容量為1479。5立方厘米,非常接近於德國人的平均水平,即1478立方厘米;同時,他們還發現有8顆牙齒,想必其他牙齒都在挖掘過程中丟失了。

如何根據這些發現,來確定這具屍骨是否是巴赫呢?這時候,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出現了,其名叫做卡爾·;賽弗內。卡爾·;賽弗內是萊比錫有名的雕刻家,他根據希斯等人提供的這具骨骼的解剖學特征以及其他相關信息,雕刻了一具半身像。半身像雕刻出來以後,竟和巴赫生前的畫像極為相似。這比較有利地證明了,該具屍骨就是巴赫的。

1895年3月8日,希斯、特蘭澤爾、賽弗內、榮格曼等人,聯合向萊比錫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提出在去年10月22日所挖掘出的男性屍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確認就是著名的作曲家巴赫的。

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約翰教堂毀於戰火之中,巴赫的屍骨被轉移到托馬斯教堂,安放至今。

(3)是誰殺了戈菲:震驚法國的無名男屍案

在19世紀就要結束、20世紀即將來臨的時候,法國發生了一起“無名男屍案”。該案件一經報道後,震驚了整個國家!凶手實在太殘忍了,他究竟躲藏在哪裏?首先,他所殘殺的這人是誰?警方麵臨著一個嚴峻的考驗,同時也麵臨著巨大的壓力……

灌木叢裏可疑的帆布口袋。

1889年8月初,在法國中心小鎮的米勒裏沿岸,人們總能嗅到一股無名惡臭。有位市政廳的工人也聞到了,好奇心陡增,便想探知惡臭的源頭到底在哪。於是,這人就沿著那股氣味尋找過去。沒過多久,在一處灌木叢中,他發現了一個可疑的帆布口袋。

他忍著刺鼻的氣味,就解開了袋子。這剛一解開,他就嚇得魂飛魄散!原來,袋子裏麵裝著的,竟是一具腐爛的屍體,是一個留著黑色絡腮胡子的男人。這位工人嚇得倒退幾步,良久才讓精神勉強鎮定住。

後來,屍體被運到了裏昂的陳屍所,保羅·;貝納德博士於8月13日這天開始進行屍檢。那時,屍體已經嚴重腐敗,博士一時也難以做出過多肯定性的結論。不過,他認定死者是被人扼死的,年齡在35歲左右。

發現無名男屍的消息,成為了全法國頭版頭條的新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起案件,也呈送到了馬裏弗朗西斯·;加侖那裏。這人是法國蘇蕾特警察局長的助理。加侖馬上組織調查失蹤人口的材料,結果發現,在此前的7月27日星期六,有人報案稱自己的姐夫戈菲,於前日失蹤了。

加侖通過人口資料,了解到戈菲現年49歲,任州副司法官,同時也是一個臭名遠揚的花花公子。在得知他被人殺死的消息後,有不少的人拍手稱快,好像趕上某個喜慶節日似的。但是,即便戈菲犯有過錯,人品不夠良好,但沒有人有權力剝奪他人的性命,所以,警方一定要將凶手抓捕歸案。

不過,死者果真是戈菲嗎?如果是戈菲,那麼他究竟為誰所害呢?

死者不是戈菲?

戈菲的姐夫來到陳屍所,但是隻看了一眼,就斷定死者不是戈菲。其理由是,頭發的顏色不對。戈菲是栗色的頭發,而眼前這位死者的頭發卻是黑色的。

加侖會見了貝納德博士。貝納德博士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起初也認為死者不是戈菲。但是加侖後來把死者的頭發浸入了蒸餾水裏,洗掉冷硬的黑色血汙後,頭發竟慢慢呈現出了栗色!這是不是表明,死者就是戈菲?

加侖隨後去了戈菲生前的辦公室,希望能夠在那裏找到一些有價值的線索。看門人告訴他,星期五晚上9點鍾,他聽到過一個人上樓梯的聲音,便以為是戈菲;但其實不是,而是一個陌生人。這位陌生人在下樓梯時,看上去非常慌張。在戈菲的辦公室裏,加侖隻發現了一堆用過了的火柴,此外毫無所獲。

接下來該怎麼繼續調查呢?加侖決定對死者開棺驗屍,再次徹查其屍體。這一次開棺驗屍是很有價值的,在法醫拉卡薩基的幫助下,加侖得到了有價值的消息:死者的右膝蓋是畸形的,表明其應該是個瘸腿。戈菲的家人證明,戈菲就是個瘸腿。他小時候騎馬時,曾不慎摔下來過,從此就成了瘸腿。

拉卡薩基也認為,死者是被扼死的,因為其甲狀腺軟骨曾遭到破壞。他還根據破壞的跡象,進一步斷定死者絕非被繩子勒死的。在檢查了死者牙齒後,拉卡薩基猜測死者年近50,而戈菲當時是49歲,這一點也是比較吻合的。

梳子上殘留的發絲。

死者究竟是不是戈菲呢?警方仍是不能確定,一直為如何判斷死者的身份而深深苦惱著,直到有人找尋到了戈菲的一綹頭發!

找到案件密鑰的人是拉卡薩基,他從戈菲平時梳頭的梳子上取來一些頭發,又從屍體上取下一些頭發。他通過顯微鏡加以比較後,斷定這兩處頭發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死者的確就是戈菲!拉卡薩基立功了,負責此案的所有警員都會感激他!

現在確定了被害者的身份,那麼是誰殺害了戈菲呢?辦案人員自信滿滿,相信這件案子就快要偵破了。他們確定了死者身份,就等於已經跨出了最艱難的一步,接下來的破案之旅就好走多了。

加侖返回巴黎,一心要將凶手捉拿歸案。這時候,他得到一條重要線索,有人說就在謀殺案發生的前兩天,他曾見戈菲拿著一根棒子,看上去非常生氣。當時與他在一起的還有兩人,一人是麥克·;艾洛德,另一人則是艾洛德的漂亮女友。加侖按圖索驥,根據這條線索深挖不止,結果發現他們兩人有重大作案嫌疑。既然鎖定了目標嫌疑人,接下來就是找尋足夠而有力的證據了。這似乎不是一件難做的事情。

沒過多久,警方就掌握了充分的證據,對艾洛德兩人實施了抓捕。在法庭上,兩人最初並不認罪,但是警方拿出了鐵一般的證據。這時兩人又互相指責起來,說對方才是主謀。經過審訊,艾洛德被判處死刑,其女友則被判處20年監禁。

(4)孩童被殺:一樁迷霧重重的血案

1934年4月20日下午,阿伯丁市警察局接到報案。報案者是位女士,稱自己的女兒不見了。警方趕到現場,對事件展開調查。報案者名叫艾格妮莎,她有個隻有八歲的女兒,名叫艾琳娜,現在卻找不見蹤影了……

八歲女童去了哪裏。

艾格妮莎說,中午12點一刻,艾琳娜從學校回到家。一點左右,她和女兒一同吃午飯。l點30分,艾琳娜去一個麵包店買麵包。原本,去一趟麵包店不過幾分鍾就可以,然而母親等了足有20分鍾,依然沒有看見女兒返回。

艾格妮莎焦躁起來,便去麵包店尋找自己的女兒,但是艾琳娜並不在麵包店。人們告訴艾格妮莎,艾琳娜是來買過麵包,不過很快就離開了。女兒買完麵包後就離開了?去了哪裏呢?難不成是自行去了學校?想到這兒,艾格妮莎便趕往學校,但是她在學校裏也沒能找到女兒。於是,她就撥打了報警電話,希望警察能夠幫她找到女兒。

艾琳娜的母親告訴警方,艾琳娜在失蹤前,身穿羽紗小裙、天藍色毛線衣,頭上戴著海浪色帽子,腳上穿著黑色長襪,下身穿著深藍色短褲。艾琳娜為何無緣無故地不見了呢?艾格妮莎牽掛萬分,淚珠兒不斷往下落著。

麻袋裏的屍體。

艾琳娜去了哪裏呢?警方搜查了很多她可能去的地方,艾格妮莎的鄰居們也幫忙尋找,但大家一直沒有找到艾琳娜的身影。第二天淩晨5點鍾,鄰居波特尋找孩子未果,返回時見到樓梯口的角落裏有個麻袋。他走上前去,用手摸了摸,然後打開一看,頓時驚叫起來。原來,麻袋裏裝著的竟是艾琳娜的屍體!

20分鍾後,此案的主要負責人泰勒、警長戈登、警察員科勒、韋斯特蘭以及法醫羅伯特·;理查茲來到了這棟樓裏。羅伯特注意到麻袋完全是幹的,可當時外麵正在下雨。眾人將艾琳娜的屍體從麻袋裏拖出來,法醫羅伯特認為,孩子可能被強奸過。

羅伯特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她的小連衣裙上,不僅有許多血汙,而且還有一些黃色斑跡。屍體已經僵冷,左腿外側和右腿內側都有屍斑。她右手握著發票的殘片,那是麵包店所開的。另外,其牙齒和頭發裏都沾有煤渣,嘴唇上沾有摻雜著煤灰的嘔吐物殘渣。

6時許,屍體被送到警察局陳屍所。戈登和泰勒仍留在現場,以調查麻袋的來曆。他們認為,孩子的屍體應該一直就在樓內,而不是從樓外搬進來的。因為樓前一直有人來往,沒人看到誰扛著或提著麻袋經過。更何況,外麵正下著雨,如果屍體是從外麵搬進來的,那麼裝屍袋就沒有理由是幹燥的。

鑒於羅伯特認為艾琳娜被強奸過,警方開始查找強奸犯。泰勒對這棟樓裏的男住戶進行了秘密盤查。在此期間他得到了一條線索:一個名叫梭羅的蓋房工說,案發當天他正在旁邊的一棟樓裏幹活。大約在下午2點,他曾聽到有小孩慘叫的聲音。得到這一消息,泰勒確信女孩是在這幢樓裏被殺的,因為她在這幢樓裏居住,屍體也在這幢樓裏被發現。

病理學教授傑奧多對女孩的屍體進行了剖驗,發現其胃裏尚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還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進入了十二指腸,腸淋巴管剛剛開始擴張。據此,傑奧多得出結論:女孩是在進食後一小時左右,被人殺害的。這就意味著,艾琳娜的被害時間,應該是在午後2點左右。

根據受害者的肺部狀況,傑奧多相信她是因窒息而死的。受害者頸部皮膚有多處抓傷和青痕,據此推斷,她是被人用雙手掐死的;在氣管深處有嘔吐物的殘留物,這也是窒息死的另一個證據。

傑奧多檢查女孩的生殖器,發現其陰道和肛門大量出血,陰道後壁已被戳穿,直透直腸。這種創傷可能是用某種工具戳刺而導致的。但在女孩身上,未尋找到任何精液的痕跡。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女孩並未遭到強奸,凶手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而把女孩的生殖器給弄壞了,偽造成對方被強奸過的模樣?如此看來,罪犯不一定是男性。

真凶原來是她。

警方對該樓住戶進行了徹查,最後將嫌疑的目標鎖定於一個男人——唯有這個男人及其一家,在這段時間裏沒有露麵,也沒有參與尋找失蹤的孩子。他名叫亞曆山大·;唐納德,同妻子珍妮和一個10歲的女兒住在一層樓梯右側的一單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