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姐對自己的小兒子是很有信心,全七家村就屬她兒子成績最好,也是唯一一個高中畢業的孩子。
隻要高中畢業出來了在鄉裏好好幹活兩年,肯定會被推薦去大學。
顧二姐聽了就道,“田蜜成績也不錯,今年拿了年級第六名。”
語氣頗為驕傲。
顧大哥家大兒子顧青山,顧大姐家小兒子林海,顧二姐家大女兒田蜜,這三人今年夏天就高中畢業了。
三人成績最好的當然是顧青山,一直是年級第一,第二個是顧二姐家女兒田蜜了,一直都是前十名,顧大姐小兒子林海也這回考試成績也很好,拿了年級第九名
進前十了,以前在前十五名徘徊來著。
顧家三個大的,顧大姐,顧二姐,顧大哥,他們三人對兒女們去工農兵大學是勢在必得。
“參加兩年勞動啊!”徐清梨說了一句。
她忘了,這會兒上工農兵大學是有這麼一個要求。
也是不簡單。
除了這個要求還有就是,文化水平要在初中以上,未婚,年齡在二十歲左右,最好不要超過二十五周歲。
隻是明年高考就恢複了,這三個娃肯定不去什麼工農兵大學了,直接高考去讀大學。
不過一點她就很疑惑,書裏沒講顧大姐顧二姐家的事,但是顧大哥家順嘴提了一句,顧青山養豬的事。
按道理,七七年高考恢複顧青山肯定會參加,而參加了高考以他的學識,肯定會考上,不說清華北大,就平常點的學校,他妥妥的了。
隻是書裏說養豬呢!
怎麼會養豬呢!
這會兒大學生含金量多高啊!這要是考上了,以後畢業出來都會混的不錯。
至少不會再回到農村。
別說養豬賺錢,你有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你還會去養豬?
後世的人可能會,但是這會兒肯定不會。
所以她推斷顧青山可能沒考上大學。
這就很奇怪了,以顧青山的學識怎麼可能考不上!
徐清梨懷疑書裏顧青山大學名額被人替了。
這會兒被人替上大學,可是屢見不鮮。
最後被替代者就算發現也無處申冤,報警也沒用。
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隻能認命!
還有的通知書會被藏起來,嘶了毀了。
徐清梨就看網上一位網友講過,他們老家翻修房子時就從箱底掏出來一個通知書,清華大學的,是她爺爺的。
就是當時被爺爺的父母藏了起來。
說說多可恨!
不是親生的吧!藏兒子的通知書!
話說回來,誰要是不自量力的替她名額,藏她通知書,她就跟那人拚命。
“長森這年齡也是小啊,明年高中畢業才十四歲。”聊完兩家孩子,兩個姐姐又說到顧長森這個堂弟身上了。
顧長森就說,“沒關係啊!我畢業了就下地掙工分。”
聽這話顧大姐顧二姐倆人就笑了,小叔小嬸去世的早。
留下三個孩子,好在老大顧長林大了,兩個小的也是懂事的孩子,長林娶的媳婦也是頂頂好的。
小叔小嬸九泉下可以安心了。
聊了會兒,大家就去顧大伯家吃午飯了。
年年都是如此。
過了初二就是初三,徐清梨顧長林倆人照舊去了兩個姐姐家,不過這次他們一家四口一起去的。
家裏有兩輛自行車。
顧大姐二兒媳是個健談的,見人也不害羞,拉著徐清梨聊了好一會兒。
“舅媽,你家是哪兒的啊?”魏莞莞親切的挽著徐清梨的胳膊問。
徐清梨笑著道,“我家川省的。”
“川省啊,好遠,我家是海市的。”魏莞莞說。
海市,大城市來的,原主外祖家也是海市的。
“你家也挺遠。”徐清梨就道。
海市來的,可不遠嘛,比她還遠。
魏莞莞歎口氣,“就說呢,太遠了,回一趟家就得坐好幾天車。”
徐清梨看她有點難過就道,“你現在結婚了,沒有限製,你可以回家看看啊!”
魏莞莞搖搖頭,“我來了才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