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的路上母子二人明顯的心情變好,暫時不用擔心沒有吃的了。
劉王氏臉上帶著笑跟閨女說“等過段時間村長那邊給的粗布多了,娘教你染布。這樣你也算有門手藝了,到了婆家也不會看不起你。”
別看劉王氏是個農村婦女,可她的染布技術確實很不錯,要不村長也不會放著自己家的親戚不用用劉王氏。
劉子芳很好奇為什麼劉王氏會染布,不僅顏色很正,而且上色也均勻。其實看著染布很簡單,就是把布匹煮軟,放進調好的染色劑中。但是稍有不慎就會把布匹染花或者上色顏色太淺或太深。
一般情況下這些配料比和染布小技巧都是家傳的,在古代這些手藝還是很值錢的。但是通過這一個月的觀察,劉子芳發現劉王氏很少會染壞。
這就讓她很吃驚了,畢竟在現代也是跟著她媽染過布的,她知道這東西需要大量的練習積累經驗,才能上手不出錯。
可不是她看不起劉王氏娘家,也是窮的叮當響。在原主記憶裏劉秀群沒錢治病了,劉王氏跑回娘家想借點錢,被趕出來的記憶曆曆在目。
於是就好奇的問著“娘你的染布手法是跟誰學的呢?”
問起這個,劉王氏還挺傲嬌的揚了揚眉說。
你姥家邊上住著個老婆婆,據說是宮裏放出來宮女,無兒無女的沒人照顧。年紀那麼大了,還得自己去井邊上打水,娘看著挺可憐的,打水的時候有時會幫她打滿水缸。
後來她看著我一直被娘拖著不給說媒,怕去了娘家被人糟踐,就教了這門手藝給我。你姥當時聽了很高興,還專門把你小姨送過去一起學。
但是你小姨學了沒幾天就嫌麻煩不幹了,隻有你娘我學了吳大媽的一些手藝。
邊說邊走剛到門口就在外麵聽見子強在訓小弟子勝。奶聲奶氣的喊著“弟弟,你不要吃土坷垃。這不是吃的,吃完這個會肚子疼的。”
子勝也不知道是不是聽懂了哥哥的話,也在呀呀呀的回著嘴。
推開門兩個小孩子坐在地上沾了一身的土,好像是在用泥巴捏東西,玩的不亦樂乎。
劉修群也在院子坐著編籮筐,抬起頭看見她們娘倆回來了,就笑了笑了。看著娘倆手裏的東西,就知道二哥家又借給了不少東西。
劉秀群從孩子娘和閨女手裏接過糧食打算放到廚房裏。又跟娘倆說著“家裏都收拾好了,你們坐下來歇一會兒再上山。”說完猶豫著說了句“要不我也跟著你們去吧。”
劉王氏擺了擺手“你就別去了。”又安慰道你這幾天歇歇吧,在家裏看著小的。等養好了身體家裏的活兒都是的你,我們可不跟你搶。
交代著中午不回來了,讓他爹倆自己做飯吃。剩下的在鍋裏溫著就行。
劉子芳姐弟背著個到自己小腿肚的背簍,就跟著劉王氏上山了。
雖然來了這個地方一個月了,但是她卻沒上過山呢。一直是想著靠技術發家致富,倒是忘記了另外一個隱藏的穿越金手指。
——山上的長的藥材。
但是想了想這個季節要到秋天了,山上不一定有她認識的和想要的東西。劉子芳甩了甩頭,算了不管了,先去采蘑菇吧總不會空手回去的,發現了別的可以賣錢的東西再說吧。
三個人最起碼走了半鍾頭左右才到了山上,劉子芳坐在石頭上喘著氣,看著劉王氏和子強像個沒事兒人似的,已經開始翻木頭了。
不是她不運動,在現代她也是每天早上百米衝刺跑著趕公交的一員。這具身體太弱了,她又穿過來沒多久還是適應不了。
劉王氏就把她們姐弟倆叫到了身邊,指著剛翻到的一小片兒木耳說“你們兩個就摘木耳吧,這些東西基本上都能吃。如果翻到了不認識的蘑菇,叫我一聲兒我過來看看,能吃再摘知道不?”
說完又怕她倆調皮,不聽話。又講了前幾年鄰村水泉村一家就是吃了毒蘑菇死的事兒,嚇唬姐弟倆。
劉子芳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立馬點了點頭。畢竟網絡上的流行歌“紅傘傘,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不是說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