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找幫手(1 / 2)

晚上劉王氏領著閨女去了二嫂家,哪個朝代都是,父母為了孩子真是操碎了心。

劉楊氏聽了老三家媳婦的說的事兒,都把眼淚笑出來,指了指劉子芳的小腦袋。

你才多大呀,就有這麼大的脾氣,不就是沒做出來嗎?這有啥可生氣的。想當年我還是姑娘的時候,家裏倆哥倆姐,從來用不著我做飯,屬於那種飯都端到桌子上了才出來吃飯的主兒。

後來說親了,娘說再這樣慣著我,早晚得出事兒讓婆家給休了。硬逼著我學做飯,第一次貼餅子,家裏最後喝的玉米粥,餅子全都掉進了湯裏。

這些年做飯也是一點點摸索出來的,哪有那種一學就會的主兒。

娘和二伯母一人一句的安慰著。

但是看著眼前這兩個婦女,明顯把正事兒給忘了,開始談起村裏那個姑娘勤快、長的又不賴的閑話了。

劉子芳清了清嗓子,想打斷她們的閑談淡定的問著,你們想不想爭筆大錢?

兩個人的眼光刷一下子就轉了過來,看到她身上。

“閨女,你做這個是要賣吃食嗎?”劉王氏以為劉子芳這幾天搗鼓的這些玩意兒,都是想換個吃法,沒想到是想用來掙錢的。

二伯娘走上前擠開邊上的劉王氏,想聽聽大侄女怎麼說。掙錢誰不想呢,大兒子也快到說親的年紀了,沒有彩禮誰家肯把閨女說給你呢。

劉子芳描述著她想做的粉條,又把現在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說了出來。

“小麥粉家裏還剩點,原本想著秋收時給你爺和二伯補補身子,倒是能勻出些來。”劉楊氏沉聲回道,但是這個明礬沒有聽說過了,等明天就讓你二伯去鎮上問問,看看有沒有賣的。

“這就是小孩子的一個想法,咋還當真了呢?”劉王氏拽了一下二嫂的胳膊一下趕緊勸道,別跟著孩子一起瞎鬧。

劉楊氏倒不覺得這是瞎鬧,原先誰想過酸棗能賣錢呢,而且她也懂點做飯的事兒,覺得大侄女說的這個方法可以試試。

劉子芳和劉楊氏討論著在製作的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地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你水是不是加多了,我看著前幾天拿過來的粉條,上麵的玉米粉可不少。

是的,我掌握不好水量,有時候多,有時候少拿不準。

我覺得你剩的那些紅薯渣,還可以再濾一遍,應該還能出不少的澱粉。

這個我倒是沒想到,等二伯娘不忙了,咱們試一試。

不忙,不忙,地裏的活兒還得等等,我也沒啥弄的。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進行頭腦風暴,得出了很多可優化的點和注意事項。

最後劉子芳又提醒道可能買不到明礬的情況,他們兩個得想個能代替它的材料。

回去的路上劉王氏說不出的怪異,她覺得她不認識她女兒了,一會兒摘酸棗賣錢,一會兒做粉條賣錢的,都不是她們這些老百姓的能想到的東西。

想了又想還是沒忍住問出:“閨女,這段時間你有沒有遇到什麼奇怪的事兒,比如看見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