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從這邊出嫁,所以劉王氏她們在四月中旬的時候就來了邊關。
雖然細算起來離開也才四個多月,上大學一走也不止這些時間,但是劉子芳看見父母和兩個弟弟還是高興的泣不成聲。在這個陌生的世界,還是他們最舒服。
越到離家的日子的日期,劉子芳越來越焦慮,終於是感覺到別人說的婚前焦慮症的感覺了。
因為是要到京城,所以她們需要提前一個月就得出發,爹娘還不能跟著一起,據說是習俗劉子芳也不能打破。
送親的隊伍也不算是太差,劉子芳家裏沒有大哥,劉子傑就頂替了這個差事。
需要陪劉子芳上京,外加上娘家準備了一群送嫁的親戚,將軍府的管家親自帶隊,所以劉王氏和盧氏也不擔心會出事兒。
離出發還有倒兩天的時候,夜裏兩三點了,劉子芳還在床上滾來滾去,沒辦法是真的睡不著覺。
一閉上眼就幻想著婚後生活有多麼的淒慘,然後自己腦海裏腦補著各種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最後受到別人的尊重。
說一千道一萬在劉子芳的心裏還是幻想著結婚後的生活,有沒有可能是幸福的。這個時代都是盲婚啞嫁,也有很多過的很開心的夫妻,或許她也是其中一對兒呢。
白天的時候家裏就忙活起來了,樹上掛滿了紅色的燈籠和綢緞,放眼望過去一派歡樂的氛圍。
中午時盧氏拿來了一個紅色的包袱給劉子芳,劉王氏趕緊的接過來感謝著“大嫂,真是麻煩你了,這東西本來我都已經在家準備好了,但是著急忙慌的給拉下了。幸虧家裏不缺東西好湊齊,要是不好找還真是麻煩了。”
盧氏擺著手推脫道“不用擔心,這兒啥都有,沒有的讓下人去找,不會缺東西的。”
劉子芳好奇這東西是幹啥的,劉王氏打開了包袱一一的檢查了起來。
有一個瓦罐,裏麵裝了穀子、玉米、高粱、黍、稷五種糧食。用布蒙了起來,然後五色線綁了起來。
劉王氏跟閨女解釋道,這象征去了婆家不怕餓著,又拿出來了一個木梳子,象征著和和美美,跟姑爺不鬧別扭;最後拿出來了一個銅鏡,這個劉子芳知道,結婚當天用的照妖鏡。
盧氏從手裏接過了這個鏡子,愛撫的摸了摸“這個鏡子可有來曆,這是大家王敬之當年給他女兒親手打造的銅鏡。後來因為後人在我們家借住過一段時間,我父親幫了他一個忙,剛好知道我要成親,就把這個東西贈予了我們家。我娘直接就把這古物,當成陪嫁讓我帶了過來。”
劉王氏謝了又謝盧氏,感謝人家能把這麼貴重的東西借出來給用,把人送出劉子芳的屋子,又走了回來“閨女,今天晚上娘跟你睡。”
晚上母女二人穿著褻衣緊緊依偎的躺在了一起,劉王氏教著閨女婚後的生活,講著不要跟丈夫鬧矛盾,有什麼事情忍忍就過去了。
沉思了一下還是交代著:“娘聽說大戶人家都是有妾的,但是也有你大伯這樣的,隻娶一個妻子不納妾的,但是娘問了一下,基本上少的不行。人家說咱們是正室得拿出氣勢來,但是也說要是男人喜歡的妾,還是不要招惹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