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一段時間,楚漢明隻要聽說跳燈場有花燈戲要演,就會鬼使神差地跑去看。不知道的人以為他看戲上了癮,或是一個人生活太無聊找點樂子打發時間。其實隻有他心裏清楚,那叫“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實實在在被那個笑靨如花的女子迷住了心竅!
楚漢明的個人問題按理說不應該會是個問題。他雖然從未經曆過婚姻,但在他十年的軍旅生涯中,尤其在他升上尉官之後,對英武俊逸的國民黨軍官楚漢明,暗送秋波者有之,甚至投懷送抱者亦有之,真要想找個女人太容易了。包括有些長官的姨太太,想方設法地接近他,跟他套近乎,都被他巧妙地婉拒了。楚漢明盡管是個正人君子,但並非沒有七情六欲,隻是他每次軍階的晉升,都是踩著日本人的屍體上去的。戰事太頻繁,每次休整或者特訓的時間畢竟有限;戰爭太殘酷,子彈不長眼睛,今天難料明日事,哪裏還有啥心思找女人啦!照他的話說,你找誰不是害誰呀!
楚漢明參加抗戰的最後一役,其所在的團因為陷入敵人的包圍圈,一千多人基本被打光,楚漢明臨危受命帶出來的隻有區區幾十人。找到師部後,楚漢明被安排到湖南長沙的警備司令部,暫任一名沒有實職的軍警,協助地方的治安。這是一段休閑安逸的日子,實際上是師部長官的體恤之舉。
抗戰結束後,人民期盼的和平並沒有真正到來。國共之間談判破裂,內戰一觸即發。國民黨軍隊中,蔓延著一股厭戰、反戰的情緒,楚漢明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黨派的政治利益繼續驅動著戰爭的車輪,反戰的呼籲被淹沒在隆隆的槍炮聲中。。。。。。
於是,楚漢明身不由己地重新被卷入戰爭的漩渦之中。不同的是,在國民黨的軍隊中,這個曾經在抗日戰場上驍勇善戰的英雄,再沒有用手中的槍瞄準過自己的同胞;後來部隊被打散,編入共產黨的部隊,他甚至拒絕拿槍,最終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解放軍戰士。。。。。。
於是,在解放軍對重慶發起總攻的前夕,楚漢明當了逃兵,一路跋山涉水,曆盡千難萬險,回到了槐樹灣村。
所以,楚漢明的婚姻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根本無暇解決的問題。
平靜的生活是愛情的溫床,沉睡的情欲已經在楚漢明的生命中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