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1 / 1)

馬曉娟把她的初戀獻給了楚茂源,從此在她的心目中已經認定,這個男人就是她將來的愛人,是她結婚的對象。他們將攜手一生,白頭偕老,就像自己的父母;他們也會生活得很幸福,就像她的哥嫂,或者像這世界上任何一對相親相愛的男女。

馬曉娟從小深受父母的寵愛,因為她比哥哥要晚出生好幾年。她的到來讓曾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喜出望外。父母的嬌縱讓馬曉娟從小就在一種沒有壓力的環境中生活,無憂又無慮,任性而自由,快樂且幸福。她是那種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因此她不需要像普通家庭的孩子那樣為前途操心。她的父母就是她未來堅實的保障。

就在千千萬萬的像楚茂源那樣的寒門學子廢寢忘食、拚命苦讀的時候,馬曉娟的父母輕輕鬆鬆就給她找好了出路。盡管隻是當上一名駐廠商店的普通營業員,但最可寶貴的,她上班的地方是一個國營單位。在當時,國營單位就是“鐵飯碗”的代名詞,進了國營單位就意味著有了終身的保障。那時還流行一個說法,叫“雙職工家庭”——就是一個家庭中的配偶雙方都有正式工作。而所謂的正式工作就是指的在國營單位或者機關單位、學校以及其他屬於全民所有製的、納入國家財政正式預算體製的單位。“雙職工家庭”收入來源穩定,生活比較富裕,勞保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麵均無後顧之憂。她自己的家庭就是一個典型的“雙職工家庭”。父母領導幹部的身份隻能說屬於“錦上添花”。所以,能夠擁有一份國營單位的工作,在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絕對是一件非同小可同時也是可喜可賀的事情。更何況她的父母僅僅隻是把駐廠商店當成一個跳板,短短幾年之後,就把她給調到炙手可熱的縣糖酒公司從事輕鬆體麵的統計工作。她隨便再找一個有正式工作的人結婚,“雙職工家庭”唾手可得,從此就能過上幸福安逸的生活。完全可以這樣說,她沒有經過任何奮鬥就輕而易舉地得到了絕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東西。隻不過在她幸運地得到這些東西之後,她仍然覺得在她的人生中似乎缺少點什麼。按照她自個兒的理解,她認為是文憑。跟哥哥比起來,她就差一個哥哥那樣的大學文憑。而這恰恰是她的父母所不能給予她的,因為這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哥哥因為有文憑,讀的又是名牌大學,父母難免有時會在外人麵前說上一兩句讚許的話,這讓她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不小的刺激。盡管父母和哥哥還是一如既往地愛她,嗬護她,但她卻在暗地裏漸漸地把自己的內心包裹起來,臉上也慢慢失去快樂的色彩。天長日久,家裏人還以為是因為姑娘長大後變得羞澀,會想心事也學會掩飾了。

認識楚茂源之初,她一再強調她要考電大,但其實她根本沒有那個能力。她之所以說那些話,一方麵是虛榮心使然,另一方麵確實也有點輕看楚茂源的意思,因為楚茂源隻是個中專生而已。她不切實際地幻想著她要考電大,然後她將來就是個大專生。大專文憑再加上自己出色的長相,以及優越的家庭條件,跟她馬曉娟談戀愛的人再怎麼也得是個大學生吧?而且最好就是那種名牌大學畢業的大學生,這樣在哥哥麵前她就不跌份兒了。

馬曉娟既然“誌存高遠”,那她又怎麼願意跟楚茂源來往呢?尤其在她知道楚茂源的真實身份之後。細究起來,原因不外乎三個:一,她所謂的考電大沒譜沒影,純屬虛構,憧憬中的名牌大學生男朋友也遲遲未現真身;二,楚茂源身上的某種特質打動了她;三,楚茂源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大膽和自信,讓她感到新奇和刺激,雖然她沒有過戀愛的經曆,但她的內心其實早就渴望著被征服。

及至楚茂源幫她渡過了考試關,她便徹徹底底地脫掉所有的偽裝,還原了一個正值美好年華的女人本來的真麵目。她在獲得解放的同時也放下了身架。她更加願意傾聽他的聲音,走進他的內心。很快她就發現,這是一個不平凡的男人,區區一個中專文憑根本掩藏不住他卓越的才華,他的智慧之高讓她可望而不可及!再後來,她就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這就是愛情。這就是愛情神奇的力量。愛情一旦來臨,不管你之前是如何理智的一個人,也不管你曾預設了多少條件,統統不管用。當你遭遇到愛情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乖乖地充當愛情的俘虜。

馬曉娟的“暈吻”很神奇,而更加神奇的是每次她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醒來。每次醒來她都不再纏綿,而且態度決絕地離開楚茂源的懷抱,然後從容不迫地整理衣衫,梳理頭發。。。。。。回回如此,幾乎成為一個固定的程式。

楚茂源可受不了了,涎著臉求她也不行。他問她要到什麼時候才給他?她答:“結婚。”楚茂源死了心,就故意不再親她。突然有一天馬曉娟非常認真地對楚茂源說:

“你找個人去咱家提親吧!”

楚茂源一聽這話,旋即黑下臉來。

“找誰呀?”

“找誰你還問我啊?對了,叫你表哥去也行啊。”

“什麼叫也行啊?不行!”

馬曉娟一聽這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