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楚茂源有過交集的女性中,唯獨隻有吳有德老伴兒介紹的那位姑娘沒有在他的記憶中留下姓名。
其實不僅僅是姓名,就連人家姑娘長的什麼樣兒也早就被他給忘了。這麼說吧,基本上跟倆人從來沒見過麵沒啥區別。
這不是因為人家姑娘的名字不好記,更不是因為人家姑娘的形象差,隻是這一切都是楚茂源在大腦記憶中刻意排斥和回避的結果。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把那次相親視為一生的恥辱。
因此,他非但不能再跟那姑娘繼續交往下去,還不得不順帶著把她給忘了。所謂斬草除根——要是沒有那姑娘的存在,他何來的這番恥辱?
可話又說回來了,這份恥辱並不是人家姑娘加給他的。那姑娘壓根就不明真相,倒成了無辜的替罪羊。她以及她的家庭可能也在納悶兒:說的好好的怎麼又不談了呢?
罪魁禍首其實是吳有德的老伴兒,那個他曾經親切地叫她“嬸”的人。
每次在隆重地宴請楚漢明之際,吳有德和他的老伴兒都會言詞懇切地邀請楚茂源在平日裏沒事的時候上他們家裏玩。因為他單身一人,住處離他們家又不遠。這樣的話說過幾遍,楚茂源還真不好意思不去。而他每次去都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他和他們的三個女兒也漸漸熟絡起來。她們遵照父母的意願叫他“哥”。這個稱呼的背後自然有著不言自明的深意。那時三個妹妹中最大的一個剛剛上大學,另外兩個年紀都還小。每次見麵她們都會說“哥來啦!”,走的時候也會說“哥走啦!”,表現得既禮貌又親熱。這使得楚茂源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來自這個家庭的誠意和溫暖。
在這些日漸頻繁的交往中,楚茂源跟嬸說過不少的體己話。天長日久,楚茂源心裏不自覺地就把她當成了自己的親嬸嬸。
後來楚茂源因為說不出的苦衷和馬曉娟分了手。這樣一來,他空閑的時間就多了,到嬸家串門成了家常便飯。
嬸沒有見過馬曉娟,但估計聽吳有德叔叔說起過。吳有德叔叔其實也就見過馬曉娟那麼一次。彼時他倆剛打完架,馬曉娟鼻子裏還塞著棉花,地板上到處是血,那情景要多丟人就有多丟人。
嬸後來告誡楚茂源說漂亮不能當飯吃。看來吳有德叔叔對馬曉娟的外表評價還不錯,盡管她當時臉上掛了彩,羞於見人。
嬸自告奮勇地要給楚茂源介紹對象。當時楚茂源情緒低落,並未把嬸的話放在心上,但沒想到這事很快就有了著落。
楚茂源不想因此拂了嬸的好意,就勉為其難地應承下來。
忘了當時的季節,也忘了氣候的冷暖,楚茂源跟那姑娘如約在吳有德家簡單見了個麵。記得當時雙方都沒有說太多的話,盤桓的時間也不長。末了楚茂源送那姑娘出門,倆人在街頭告別。楚茂源目送姑娘騎上自行車,禮貌地一直等到她消失在人群中。。。。。。
嬸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楚茂源,問他感覺如何?楚茂源含蓄地笑了笑,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和馬曉娟的戀愛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和熱情,此時的他還沒有完全複原。
嬸見他一副魂不守舍、心不在焉的樣子,臉上頓時流露出不悅之色。
楚茂源於恍惚中突然覺得安靜了許多,就像一隻揮之不去的蚊子終於從耳旁飛走。。。。。。不對啊,嬸怎麼不說話了?
楚茂源回過神來,意識到怠慢了嬸。
他趕緊著拍馬屁。
“謝謝嬸。我覺得這個人不錯。可以的。真的不騙您。讓嬸費心了。。。。。。”
嬸好哄。她很快又恢複到亢奮狀態。
“你要珍惜哩。人家爹媽單位都好,家景相當不錯。這姑娘在自來水公司擔任化驗員,又是單位上的團支部書記——像這麼條件好的姑娘哪找去?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要沒意見,回頭我上人姑娘家問話去。不過我估計問題不大的,我們和這家人關係好著呢。人家要是同意的話,你可得把握好機會啊。。。。。”
嬸的話說得語重心長,又是千叮嚀萬囑咐的,那口氣像是給楚茂源介紹了一樁大買賣,他要做好就大賺了。
楚茂源一邊耐著性子聽,一邊心裏偷著樂——嬸要是知道馬曉娟的家世背景會怎麼想呢?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楚茂源無論如何也樂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