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應天府內的紛擾不同。

相距應天府四百裏的蘇州府內。

隨著大明日報報道的孔家南北兩宗確認應邀,遣兩宗大儒與優秀後進於蘇州府內會麵交流,共同襄助四書五經重新校訂的消息當放出。原本還打算待到秋闈之時,再趕往蘇州府應試的許多舉子全都提前了行程。

不僅如此。

大明報社報紙輻射更偏遠之地,更有不少對於孔家的招牌迷之崇敬的儒生,更不惜糜費,也要改變原定行程,改道蘇州府應試。

畢竟,這可是堂堂的聖人之後啊。

於是乎。

在升遷暫代蘇州知府的張同知已經騰出宅邸,供孔家兩宗暫住,還安排好了一切招待事宜的情況下,仍有不少儒生發動人脈,到處探聽孔宗到達的時間。

然後一傳十,十傳百。

不少人甚至自發組織,準備在孔家北宗即將南下,到達蘇州府當日,出城十裏相迎,以表對聖人,對衍聖公的崇敬。

相比之下。

孔家南宗的待遇就顯得被冷落了許多。

除了確確實實與南宗交流,受了南宗恩澤的一些儒生家族,大多數讀書人,還是將孔家北宗視為了儒家正統。

而這樣的風聲。

在有人有意的幫助下,自然不出意外地流入了北上的孔家南宗的族人耳中。

三日之後。

兩宗同時抵達。

北宗孔家的車隊綿延了將近一裏,緩緩浩蕩而來。

全隊都有健仆拱衛護送。

防止夾道相迎的儒生們真正衝撞了車隊。

除了排頭載人的馬車和隊尾人吃馬嚼的物資,車隊中間的馬車滿滿裝載著的,都是孔家曆代傳承下來四書五經的手抄注釋本,還囊括了從曆朝曆代收集到的,關於四書五經優秀的注解集。

聰明人都看得出來。

對於此次參與四書五經校訂,北宗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

以及對四書五經絕對權威注解的野心。

但對於沿途的讀書人,他們隻看到了孔家正宗慷慨解囊,有教無類,教化天下的胸懷。

對孔家和衍聖公這塊金字招牌的認同感無疑更上了一個台階。

至於什麼孔家南宗?

那是什麼牛馬?

而對比從南而來的孔家南宗,想去不遠的儀仗,然而直到抵達了蘇州府的城門前,前來相迎的也不過是零零散散的幾十號。

直到抵達了蘇州府南城門前。

才終於看到了從蘇州府衙專門前來迎接的屬官。

隨著一名約莫三十歲,渾身透著儒雅氣質,一身書生裝扮的男子從南宗車隊的主車邁下。

就看著笑臉上來執禮的屬官滿臉恭敬的問道:“可是南宗孔家嫡傳,孔議公子(孔希路之子,孔家第五十七代南宗族長)當麵?”

“正是。”

未等孔議繼續說話

一個穿著五品官服,蘇州府衙上下全數麵熟的身影就從孔議身後的馬車上下來,掃視了一眼迎接的隊伍,皺眉質問道:“知府大人就派遣了你們前來相迎?”

“其他的人呢?”

“張知府呢?”

麵對道衍的責問。

屬官麵露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