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的另一處靜室。
孔家南宗的子弟也已端坐下來,看得出來,對於這次關於官學署名,他們同樣能體會這個署名的名額對他們,對於孔家南宗的意義。
但相較於北宗子弟,南宗的這些孔家嫡傳就顯得團結許多。
即便按耐不住興奮,卻也沒有打斷孔議的思緒。
而是靜坐著,等待著孔議的決斷或問策。
終於,在一支安神的檀香燒至過半,沉思的孔議終於回過神來,望著麵前這些精銳盡出,壯大聲勢,才勉強和北宗族人形成對標的族人,孔議緩緩開口道:“這署名,我們爭了。”
“無論是為了南宗嫡傳正名。”
“亦或是為了印證一身所學。”
“我能不能不爭。”
聽聞此言,台下的南宗子弟無不振奮。
但不等他們表態,孔議就轉而提醒道:“但,如何爭,爭到什麼程度,我等都應做到心中有數。”
“少族長,明明是大好的正名之機,我等難道還要放手讓功不成?”
南宗子弟們頓時就有些不樂意了。
他們自帶藏書和補給而來。
一沒有錢銀糧餉,二還要出工出力。
若不是為了揚名,誰願意跑這兒來做苦工?
好不容易有了個“一步到位”的好機會,可聽他們少族長的意思,僅剩的這點好處,他們也有可能得不到?
倘若是原先他們也就認了。
現在可已經有人背書作保了呀。
見過關明的人,誰還願意回到深淵啊。
孔議搖頭笑笑,壓了壓手。
在場的南宗子弟雖還心有不忿,卻也都靜了下來,等待他的下文。
“諸位族兄族弟,孔議隻問你們在這隻問你們一句,署名之事,可有朝廷加印的文書或太子殿下的詔書為憑?”
“……”
孔議這一問。
顯然是把大家夥問住了。
“既然無憑無據,歸根結底,隻是蘇州知府的一句擔保,真就能在當今太子殿下那將此事敲定麼?”
“如果真能敲定,為何不在一開始當著所有人的麵講個分明?”
“退一步而言,即便真的敲定了。”
“這署名的名額能有幾個?”
這一連串的問題,頓時連削帶打,將那股上頭的情緒逐一消滅。
“可堂堂一位蘇州府知府鄭重其事對大儒親口做的保證,總不能當做戲言吧。”
一名南宗子弟有些難以接受的追問。
“所以,我們必須得弄清楚,這位知府大人有何底氣作此擔保?”
“在此基礎上,我們得弄清這位知府大人擔保的意圖是什麼,才有可能在擔保實現的前提下,在可能有限的署名名額中分得一杯羹。”
這一通分析有理有據。
南宗子弟的理智也終於重新占領高地。
在孔議的安排下。
一些族人再次出書院,委派人手外出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