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裏似乎有些不對。
地麵是用大塊青色的山石拚湊成的,別看隻是山石,卻打磨得十分工整,似是下了大工夫。石塊雖然切割得不是特別一致,但是彼此之間的縫隙非常貼合勻稱。我看了幾眼就感慨,小日本做事情真是仔細,轉念一想,一股憤恨衝上心頭:不知這裏又浸透了多少中國人的血淚。
看得出來這地麵委實下了工夫,偌大的廳堂鋪得整整齊齊、嚴絲合縫,我甚至能夠看出幾塊地方被刻意地磨平了,因為殿外的地麵是凹凸不平的,地勢也有些歪斜,到這裏卻幾乎在一個水平麵上。不過這樣對比,我馬上猜到佛像一定是有古怪,不然不會雕琢草率、急急收工,一地石塊尚要求如此精致,怎麼佛像反而糊弄了事呢?
仔細一想,不對。既然橫三世諸佛之類的佛像都能夠模糊處理,說明情況十分緊急,以吳宏告訴我的日本人的做事風格,不是無奈之舉則定會將佛像精雕細琢的,不會這樣草草收工。
看著一直緊張地探究佛像的吳宏和沈逸之,我越想越覺得這事蹊蹺。生怕我們走錯了方向,耽誤時機,我趕忙來到站在佛像下的沈逸之身旁,輕輕戳了戳他的脊背。
沈逸之回過頭,我做了個手勢引他來到大殿門口,將情況對他說了,然後示意他仔細看看地麵方磚。
他沒有多說什麼,馬上蹲下,對著地上冰冷的方磚琢磨了很久,期間還不時伏在磚上摩挲,後來一路來到佛像周圍的方磚附近,趴在地上不動了,看樣子發現了什麼。別看他忙得歡實,我垂手在旁邊等著,心裏可是忐忑不安:別是疑神疑鬼、大驚小怪了,讓吳宏和沈逸之看笑話還是其次,誤導了他們才真的犯了大錯。
沒想到沈逸之起身的時候,臉上竟然露出一絲激動,揮手就對吳宏說:“小吳,過來!”
我放下心來,這顯然說明是有了什麼重要的發現,不然他不會把還在佛像上方的吳宏叫下來。於是帶著一絲疑問和好奇,我也湊上前去,先於吳宏細細打量起方磚來。
佛像腳底的方磚沒什麼特別。到了這裏,方磚被切割成與佛尊底座貼合的環形,圍繞底座鋪放平整,上麵也幹幹淨淨,沒有任何東西,我不知道沈逸之發現了什麼而高興得失態,剛聽吳宏說了不知道的不要問,也不敢開口,隻在一邊靜靜站著。
吳宏已經到了跟前,沈逸之指著地下的方磚對他說:“你注意看底座邊沿的空隙。”
吳宏隻探頭下去看了幾分鍾,就一下從地上跳了起來,雖然臉上沒有太多吃驚的表情,但看他的動作就知道,他的興奮勁甚至在沈逸之之上,兩人眼神交彙,顯然心中都很清楚。隻有我一頭霧水地待在一旁,欲言又止。
吳宏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他指指沈逸之,後者微微一笑,然後一拍我的肩說:“不明白?你自己低下頭看看,這方磚的縫隙中有很深的一些劃痕,上麵已經填滿了泥土,不過還是能夠看出來的。”
我聽了連忙俯下身去查看。果然,這佛像底座的方磚邊上,確是有些深深的溝痕,不過僅限於環底座的一圈,其他方磚之間就沒有這種痕跡了。
這就不用吳宏解釋了,我心裏馬上明白,這一定是轉動佛像的時候留下的痕跡,而且佛像之前被旋轉過很多次了。不用說,一定是日本人當年製作的機關!
從填滿泥土的情況來看,這尊佛像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再這樣移動過。也許,就是老僧在這裏的幾年,佛像這個機關沒被人發現,因此失去了它的功用,終被泥土掩蓋起來了。不知日本人當年在這裏到底隱藏了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需要造這樣隱蔽的機關來掩飾,他們到底想隱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