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別人嗎?”
“沒有了。”
“你總計騙了多少錢?”
“記不太清了。”
“在東山城欠別人多少錢?”
“不過十幾萬元。我能還上他們,但不想還了。”
“你懷疑在這些人中是否有人去盜你藏著的麵具?”
“不可能,他們不知道我有這個麵具,更不知道我藏在皮箱中。我想不出是誰盜走了我藏的麵具。”
“好吧,先問你這些,你再仔細想一下還有什麼情況,到時我們再問你。”
在口供上簽字按指紋後,劉老大被帶出審訊室。
二
緊接著,張劍鋒和陸雨林對劉老大提出的所有人員展開調查。那個叫陳作海的人被列為重點調查對象。他原是個慣盜,也是個攀樓入室的高手,曾因入室盜竊兩次被判刑。五年前第二次刑滿釋放後,他開始在城內打短工,後來在舊貨市場擺攤賣舊貨。在此期間,他對古董很感興趣,遇到便宜的古玩字畫也買進來,而他不是為了收藏,而是為了倒賣賺更多的錢。不免有時運氣好也占了便宜。一天,一個鄉下人來舊貨市場擺攤,他發現一個很舊的彩盤僅要五百元,經過討價還價竟以三百元買了下來。後來,他到省城一個文物店去鑒定,那可是清乾隆時期的宮廷用品,是真品。那個文物店竟然以一萬元收購了他這個彩盤。還有一次,他在舊貨市場的一個古玩攤上發現一個不起眼的銅佛像,他以兩百元買下,事後鑒定為明代寶物,到省城擺攤買了三千元。自劉老大開了古玩店後,他經常往他那裏跑,也買過劉老大一些小物件,其中有半數是假的。但經過多次交往,他們成了朋友。他有時收到好東西,會拿到劉老大那去,有一些古物曾被劉老大收購了去。然而,就在劉老大精心策劃要逃走的前五天,劉老大找到他,並請他喝酒。席間,劉老大對他說:“兄弟現在手頭拿不出錢了,都投在貨上了,還有南方一個客商還欠我二十多萬元,我過幾天才能收回來。可是,昨天我看了兩件好東西,一個是清代的青花瓷,還有一個是遼金的器物,全是真的,人家要價十五萬元,可我手頭隻有十萬元,無奈,想找兄弟借五萬元。等兩件古物到手後,我立即賣給河南的客商,不但還你五萬元錢,還要獎勵你一萬元。大哥本不願向兄弟張口,但這筆買賣不做,太虧了。”他想到劉老大開了這個古玩店,本身就投資很大,同時也賺了大錢,看在他們是朋友的分上,答應借他五萬元錢。他拿出僅有的積蓄,又找二舅和三姨借了錢,湊夠了五萬元。他也有點兒擔心錢收不回來,但心想劉老大有這個古玩店在,不會跑的,於是第二天將五萬元錢借給了劉老大。五天後,他再次來到古玩店,發現古玩店的門上貼著“出租”的字樣,店內空空如也。見到此,他有些莫名其妙,忙問房主:“劉老大去哪了?”
房主說:“劉老大?我也不知道他去哪了。昨天早晨給我打了電話說搬走了,房子不租了,然後就關機了,我再打電話也打不通了。他還欠我三個多月的房租呢,這個該千刀萬剮的東西,是個大騙子。”
“不可能吧?”他還抱著一絲幻想,他隨即給劉老大打電話,可根本打不通。
“看,打不通吧。”
“他還欠我五萬元錢呢。”他這時有些傻了。
就在這時,有幾個人來到店前,他們用報紙包著幾件物件。原來他們也是來找劉老大的,是來退假貨的。
“這個大騙子,騙走我好幾萬元呢。”
事後,有的買主報了東山城經偵大隊,經偵大隊於是派人作了調查,但沒有人看到劉老大在夜間用哪的車搬的家,也不知劉老大的去向。同時,警方查了幾個路口的視頻,也沒有查到可疑車輛。警方分析劉老大走的是店北的巷道,然後走縣級公路,這裏雖有兩個視頻,但由於時間長,近期壞了,沒有維修。這樣就找不到劉老大的車輛了。經偵大隊人員也到劉老大的原住地,發現劉老大的房子已租給其小舅子,其小舅子也不知其逃走的事,更說不出有價值的線索。但是,他不甘心,他想,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劉老大。那幾天,他先在東山尋找,後又到鄰市找,但仍沒有找到劉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