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及眾謀士頻頻點頭,表示李儒所言在理。董卓又問道:“文優,我們要如何做?”
李儒飲口茶定定神,撫須繼續開口道:“放棄洛陽遷往長安,我們並不會將一座完整的洛陽城留給聯軍,洛陽城豪門商賈眾多,臨走前我們要向城中大戶豪強征集足夠的錢財糧草,可作為軍隊以後長期所需軍費糧食的開支,如有不從殺無赦。另外洛陽有許多皇帝陵寢,王公大臣陵墓,可以調派大軍秘密挖掘開啟,將其中財物珍寶盡數取出,太師可以與參入挖掘者七三分成,如此以來全天下財富無論地上還是地下都將歸太師所有,有錢有糧何愁富貴權勢不能長久,甚至那九五之位未嚐不可以坐一坐。如果朝臣們有反對意見,直接刀斧相加,以叛逆議罪懲處,在絕對的武力麵前不怕他們不屈服。至於那些不願意離開洛陽的遷往長安的百姓可由軍隊驅離,一把火燒了他們的房子,沒有居住的地方還怕他們不乖乖的跟著大軍去往長安。大軍臨走前可讓士兵們放上幾把大火焚燒宮殿,官府府衙,民宅,將整個洛陽化作火海灰燼,斷絕眾人的後路,摧毀大臣和平民百姓留在洛陽的居所家園,可防止有些人偷偷的溜回,大火也可以阻止聯軍的追趕。到那時即便聯軍來到洛陽,留給他們隻會是一片火海,一片白地,一座空城,什麼也得不到,隻能望城興歎。”
謀士鄭泰聽聞李儒的建議,倒吸涼氣,這乃絕戶計。連賈詡都感歎自愧不如李儒,此乃斷子絕孫之手段,同時乃自絕天下,到時人神共憤,離死不遠矣!
董卓對李儒的計劃,聽其言從其行,開始著手征收物資,遷都長安的舉措。當董卓在朝堂上宣布遷都長安的決定,太尉黃琬、司徒楊彪紛紛提出反對意見,本來是要被當堂斬殺的,由於他們名聲太大害怕牽扯出更多麻煩,於是被免職閉門思過。然而周毖、伍瓊二人就沒有那麼好的命,董卓抓捕斬殺兩人,拿來泄私憤,用以震懾朝臣,自此再無人敢反對遷都長安。西涼士兵乘著征收錢糧之機放肆的在洛陽城內劫掠富戶,搜刮財物,奸淫婦女。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是怨聲載道,咒罵聲連連。當西涼大軍在李確郭汜的帶領下到處挖掘陵墓清掃其中財貨,將洛陽城中居民先祖的屍骨拋散在荒野,徹底點燃了人們的反抗情緒,但在西涼士兵殘酷無情的屠殺下,很快將這種情緒打擊得支籬破碎,因此上到皇帝陵寢王公大臣陵墓,下至平民百姓的墓葬隻要稍微奢華一點的都遭了秧,洛陽城郊外土地到處坑坑窪窪的,一片狼藉,屍骨遍地,觸目驚心。
幾天時間過後,錢糧籌集得差不多,各種反對聲也小了很多,一切準備停當。恰巧呂布歸來拜見董卓,董卓原本是要處罰呂布的,但被李儒勸解住了,值此用人之際可準其戴罪立功,遷都的事千頭萬緒,這時候還需要呂布出來鎮場子,至於他辜負太師的信任,擅離職守陷洛陽於險地,以後可以從長計議。並建議呂布擔任遷都長安的先行官,帶領並州鐵騎先行去往長安安排接待大軍事宜。呂布此次回來雖未受到處罰,但明顯感覺得到董卓對他的疏遠,不似先前那般親近。這時候他才想起秦鋒臨走時的交代:“靠人不如靠己,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裏,榮華富貴是靠努力拚搏掙出來的,不是靠人施舍或者是裙帶關係獲得的。以後在董卓手下做事要收斂心性,踏實做事方可保一世榮華,不可愛慕虛榮,目空一切,被人利用,否則必有性命之憂。如果有朝一日混得不如意,可回並州平定。”呂布深切的感受到秦鋒對自己的提點。
呂布先行率領並州去往長安,隨後董卓率領著三萬西涼軍押送著錢糧物資,攜帶著獻帝劉協及一眾宮娥嬪妃,浩浩蕩蕩的向長安進發。留下一萬西涼兵看押朝中大臣及其家小和他們運輸家財物資的車隊,五千人驅趕三十萬百姓去往長安,徐榮率領八千人斷後,李確,郭汜各領兩千人馬在洛陽城中各處放火,焚燒洛陽。同時傳令李肅牛輔二人堅守虎牢一天後撤往長安。
話說董卓離開洛陽,李確郭汜兩人放火焚燒洛陽,火光衝天,濃煙滾滾,遮天蔽日。遠在五十裏外的虎牢關上,西涼軍將士都能看到升騰而起的煙柱,關外的眾諸侯聯軍都不明白發生什麼事,接二連三走出營查看,議論紛紛。秦鋒早在幾天前就收到情報司的報告,當然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於是開口道:“這是董卓放棄了洛陽,下令放火焚燒洛陽城”
袁紹及眾諸侯得到探馬的回報,證實了秦鋒所言非虛,憤怒大罵道:“董賊,真該死!喪盡天良,竟敢下令焚燒洛陽帝都!”隨即下令全軍猛烈進攻虎牢關,自從秦鋒打敗呂布以後,聯軍接連幾天對虎牢關發動進攻,均無太大進展,希望今日能一舉拿下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