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得玉璽,解救百姓(1 / 3)

秦鋒望著被大火化為灰燼的洛陽,感慨萬分,一座城一個王朝就要這樣在鐵血與大火中消亡了。他騎馬行走在往日寬敞的大道上,兩旁林立的店鋪住宅早已不複存在,剩下都是些殘垣斷壁,還有未燃盡冒著青煙的木頭,木頭在大火炙烤下爆裂,又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空氣夾雜著刺鼻糊焦的味道。

秦鋒率領五千騎兵快速穿過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來到皇宮前,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皇宮早已不複存在,留下的是滿目蒼夷猙獰恐怖坍塌的宮牆和大理石鋪設的台階。秦鋒留下人警戒守衛在皇宮四周,自己則帶著數百侍衛徑直入了皇宮內院。吩咐侍衛分開仔細尋找水井和女屍。秦鋒依稀記得曆史記載傳國玉璽在董卓火燒洛陽時,並沒有被漢獻帝劉協帶去長安,而是被一名宮女攜帶著準備逃離皇宮,那名宮女見皇宮火起,投井避火,不小心淹死在水井裏。先期抵達皇宮的孫堅發現水井異常,經打撈得到宮女身上帶著的玉璽,現場負責打撈的孫堅手下將消息出賣給了袁術。袁術找到孫堅理論,孫堅知道事情敗露連夜出洛陽回江東,袁術得知孫堅攜璽潛逃,派使者送信給荊州牧劉表讓其設法中途攔截,劉表又派江夏太守黃祖在江灘亂石山設下埋伏,孫堅在返回江東老家途中不幸被黃祖箭矢射中不治身亡,死於非命。後來孫堅之子孫策向袁術借走兩萬人馬報父仇,作為交換條件將玉璽送到了袁術手中,袁術得到玉璽,認為是天命所歸,僭越稱帝,成為靶子被眾人討伐,憂憤而死,玉璽最終被曹操得到。

眾侍衛對皇宮裏每口水井都進行了仔細搜查,始終都未發現秦鋒要找的東西。秦鋒開始懷疑曆史記載的真實性,疑惑是否找錯地方了,正在他低頭沉思踱步間猛然抬頭看見麵前不遠處正有一口井,井上蓋有一塊大石塊,壓井石上還有青苔,看上去像是年久失修的廢井,毫不起眼。秦鋒欣喜之餘急步上前透過石縫向井內觀望,發現井中水麵有東西漂浮,由於光線暗淡,不能確定是什麼東西。

秦鋒命令侍衛搬開壓在水井上的石塊,拿來火把照明,秦鋒發現石頭是後來人為蓋上去,不是原來就有的,至於是誰這麼做?有什麼目的?就不得而知了。眾人都不明白秦鋒在幹什麼?為何要搜查皇宮裏的每一口水井?但這是秦鋒的命令,他們都無條件的執行。秦鋒接過火把,又往搬開壓井石的水井裏一照,探頭一看,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兒來了,十分緊張,秦鋒的運氣向來不錯,眾侍衛苦苦尋找半天都沒找到的東西,被秦鋒不經意間給找著了。

井麵漂浮著的不是別的什麼東西,赫然是一具宮女的屍體,秦鋒急忙吩咐人將這具屍體打撈上來,女屍肩上挎著一個小背包,背包被她雙手死死抱著護在胸前,生怕被人搶了過去似的,到死都沒有鬆開。秦鋒對這名宮女由衷的感到欽佩,吩咐人抬下去好好將其安葬。秦鋒取下那名去死宮女身上的背包,到偏僻的地方打開,背包除了幾件不算華麗的衣物,還有一個被黃布錦緞包裹著的四方盒子,打開盒子,裏麵放著一個方圓四寸,上麵鈕交五龍的玉質印璽,拿起一看正麵是小篆雕刻的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旁邊一個角缺損,被用金鑲玉手法修補齊全。望著手裏的秦漢數百年幾十位正統皇帝的傳承信物,秦鋒感歎萬千,僅憑這塊小小石頭就能夠掌控天下,操控他人生死。這是始於他先祖“始皇帝”的傳承信物,被劉家人竊取了四百年,如今被他尋回。他掩飾不住內心的一陣喜悅,但很快恢複平靜,秦鋒收起傳國玉璽貼身收藏。

秦鋒尋回嬴氏家族丟失了四百年的傳家玉璽,不動聲色的返回原地。環視四周一圈,他再也沒有發現能引起他興趣的東西,下令士兵們退出皇宮,趕往皇宮附近的蘭台。蘭台是東漢王朝最大的國家圖書館,著名曆史學家班固就曾經擔任過“蘭台史令”,蘭台收藏有先秦時期的文學著作,秦漢兩朝史記文章及諸子傳言。秦鋒早在得知董卓要火燒洛陽時,就下令情報司派人秘密保護好蘭台,使其免遭大火侵蝕。人數不夠可以請求郭嘉派軍隊協助,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如果蘭亭圖書館在大火中有失,將是華夏文明文化上的一場災難。秦鋒對此極為重視,準備隨後將其整體搬遷至平定大學,交由嶽父蔡邕管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