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想擁有如奧巴馬一樣的氣場,這不是通過一天兩天的訓練就可以做到的。隻有多思考多總結,培養獨立思維,形成自己的做事原則和風格,這樣你才能通過氣場爆發出強大的能量。
塑造自身的領袖氣場
美國有一家著名的新聞報紙,曾經這樣評價過奧巴馬:“奧巴馬強有力地傳達著希望的訊息,他號召大家同甘共苦,勇於承擔社會責任,這些舉措吸引了眾多支持者。他擁有冷靜的頭腦和敏銳的判斷力。我們認為,奧巴馬有意願和能力帶來廣泛的政治共識,而這對解決美國的問題至關重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奧巴馬已身經百戰,成長為一個領袖。”
很多人都在問這樣一個問題:奧巴馬究竟做了什麼,讓自己充滿了一種領袖的氣質?答案很簡單——奧巴馬懂得塑造自己的領袖氣場。在剛剛步入政途時,他就將甘地、林肯等人尊為偶像,研讀他們的曆史,用他們的點滴激勵、熏陶自己。日複一日,奧巴馬好像真的成了其中的某一個。在他的心中,自己正是一位領袖,因此,那份讓人折服的氣場自然呼之欲出。
這一點,恰恰就是我們遲遲不能出人頭地的重要原因。這個世界上,有能力的年輕人有很多,但是,他們不一定能受到眾人的愛戴。而這正是他們與奧巴馬的本質差別。一個真正有氣場的人,不僅能在順境中承擔起較大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在風險或危機來臨時,有勇氣站出來,單獨扛起更大的壓力。對於此,奧巴馬的同胞,紐約前市長魯道夫·朱利安尼最有發言權。
魯道夫·朱利安尼的成功正源於對“9·11”事件的處理。當世界貿易大廈倒塌的時候,他第一時間趕了過去,並且在短暫的時間裏準確地下達了數百道命令,因為這個時候,耽誤半秒鍾就可能有不少生命死去。他親自在現場指揮上千名的工作人員進行救援活動,搶救被摧毀的公共設施,並且親自去慰問那些受傷者和罹難者的家屬。
當記者問他為何要這麼做時,朱利安尼說出了這樣一段影響世界的話:“我是紐約市市長,我必須露麵,並且要告訴大家,我一直跟他們在一起,隻有這樣,紐約才不會更加不利。”
那段時間裏,美國電視觀眾經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因為他需要不斷地向大家提供消息,一方麵是為了安撫人心,一方麵是號召民眾進行遍及全市的反恐行動。他還說:“明天的紐約會變得比從前更好,我們不僅要重建,而且我們也會變得更堅強……並且告訴所有的人,恐怖主義不會阻止我們的。”
最終,在朱利安尼的帶領下,紐約市民很快從災難的陰影裏走了出來。“9·11”災難處理事件是朱利安尼政治生涯中最光輝的一刻,他臨危不亂的領導能力獲得了各方的讚美。從那之後,“美國市長”這一稱號便一直伴隨朱利安尼至今。
站出來就是英雄,但是並非隻要如此就能展現你足夠的氣場,更重要的是平時就知道自己有這樣的使命,才能提前做好防患準備。在風險或危機來臨時,能真正地承擔得起這份責任感、使命感,並且將之貫徹到底。
實際上,朱利安尼在上任之初曾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學習《危機管理》,諸如生化武器或炸彈攻擊等,並且反複檢討與練習。所以,“9·11”的發生雖然出人意料、前所未有,但他能快速、準確地做出了反應。正是這份使命感,為他的氣場展現奠定了基礎。
那麼,對於年輕人來說,如何塑造自身的領袖氣場?以下幾條,我們都可以充分學習。
1.學會獨立思考
每一天,我們都要抽出時間與自己交談,哪怕工作再忙。無法忍受孤獨的人,總是盡量避免動腦筋,他們已經被自己的思想嚇壞了。這些人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變得心胸狹窄,行為也會幼稚可笑,忽略思考能力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者和領導者。
2.端正自身,做好領頭羊
一個領袖,所展現的氣場一定是讓人折服的。所以,在領導下屬的時候,我們要端正自身,努力做到公正。對事公正,才能樹立領導的威信。正如《論語》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領導者乃眾人的榜樣,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直接影響到下屬和群眾。如果他自身的行為規範得體,即使不製定任何規章製度,人們也能效法他的行為。然而,如果他自身的行為不正,胡作非為,即使製定嚴格的法令、法規,人們也不會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