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青,清河雨水鎮人氏。清河地帶草長鶯飛、歌舞興盛,百姓富裕、民風淳樸,有良田沃地,是一方休養生息的絕佳場所。
歌舞坊林立,卻不沾風月場所的糜爛,草場良多,牛羊不缺,百姓各得其所故而和睦融融。
富商官員皆雲聚於此,享受安樂和清閑。就連前朝皇帝都多次微服私訪,尋來此處喝酒享樂。
佳人皆在此,民風也開放。
薑青便是在這種環境當中長大,他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頑強的草向上生長,草葉青青,春風吹又生。
但是薑青的生活並不如當地眾人那般理想,他的母親是高官家裏的仆人,後與管家相戀,可天遂不人願,即使已經生兒育子,薑青的母親還是遭到了官夫人的驅逐。
據說薑青的母親祖輩皆是農人,到她這一代來成了傭人,可避風吹日曬和累死累活的耕作,雖然看似為奴,生活方麵卻是輕鬆了許多。況且薑青的母親長相優越,起初入府,家主便想與之交好但忌憚夫人的威力就作罷。
盡管後來薑青的母親與管家成為一家人,夫人仍舊不依不饒,覺得家主肯定拿著自己的錢補貼了薑家人,便多次從中作梗。
薑青的母親難以承受夫人挑撥離間和多番刁難,最後與丈夫商量買來賣身契重歸農人的道路,而此時官家的公子柳榕已與薑青結下深厚的友誼。
三人背包裹離去之時,柳榕哭得聲嘶力竭,幾日未吃喝,這可把夫人急壞了。
柳夫人乃中年得子,與丈夫情投意合、生死相依,若是唯一的寶貝兒子柳榕因為什麼事情傷身而出現意外,縱使兩人再如比翼鳥般琴瑟和鳴,柳氏定會再娶良妾。
柳夫人不得不低頭,請求薑青母親把兒子留於府中,答應衣食住行皆柳家包攬絕不會虧待半分,薑青的母親思慮再三,想到兒子跟隨自己定會吃很多苦頭,不如就在柳府生活下去,未來還能有讀書的可能。
薑青七歲那年便與父母相離,心中定然有所憤恨,可他清楚母親的良苦用心,沉默地在柳府生活了下去。
直到戰爭爆發,那時薑青十七歲,已有十年之隔,他從未忘記親生父母之恩,雖然後麵柳夫人已經是他的半個母親。他一直想成才之後脫離柳府,考取名分,再報答父母親。
沈嘉翊乃一方王侯,見風使舵,攪亂朝廷重心,最後聲東擊西,私養了多年的士兵在反叛中幾乎是一錘定音,前朝的江山成了沈嘉翊的江山。
江山易主的過程是可怕的,發生洪水等天災人禍是無法得到物資補充和朝廷分發的任何資源,所有人都在逃竄,就連百姓都樂在其中的雨水鎮都生靈塗炭、瘟疫橫生。
柳府全府上下安定好仆從,發放他們賣身契各自保命,收拾錢財準備往西部逃走躲避戰亂,東部戰火滋長,然西部是他鄉也有危險,權衡利弊之下西部是最好的地方。
薑青不肯一同前行,他揮別昔日故友,隻願來朝天下安康、百姓安定,再重聚雨水鎮續舊日之好。
柳榕情難自控,眼淚從眼角流出,馬車快速往前奔跑,在空氣中都劃出了一條線。薑青手背被打濕,他知道自己的選擇九死一生,他踴躍投軍。
那時,他心如死灰,因為好早柳夫人便打聽消息,說他母親因為得了瘟疫不治身亡,父親在躲避戰亂當中不知所向。薑青恨自己不在雙親身旁出此變故,若是從前兒郎時心性堅定,拋棄錦衣玉食的環境拋棄幼時朋友便不會出現這種悲劇。
然而,他徒步在泛濫的洪泥當中,看許多瘦骨嶙峋之人不僅身殘體弱,就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的時候,他才真正地知道,即使他當初同父母一起出府,也沒人能保證他不會像災難中自身難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