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退到樹後麵無法動彈,李梓榆也真是醉了,他身上沒有備任何射擊的武器,飛鏢都沒有塞幾個。
五年前的朝廷政變對他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動作的敏銳性上,還在思維上紮根了怠惰這個關鍵時刻要人性命的品性。
多年來隨身的武器除了當年假太子花重金煉造的寶劍之外,便空無一物了,“書到用時方恨少”,武器少的時候黔驢技窮啊。
如果不迎麵接招拚個魚死網破,原路返回會讓自身處在明處,暗處的敵人更容易攻擊他。
人命關天,已經不由得他多想了,鼓足一口氣闖進去看看,起碼麵對麵的情況下不管是躲避飛箭還是其他暗器都更有利。
然而對麵卻沒了聲音,李梓榆往兩旁抖了抖下擺的衣服,鋒利的箭在風中嗖得一聲射中了他的衣物。
這是下了死手啊...而敵方既然在此處安營紮寨,武器的補足可想而知,大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吧。
不過李梓榆從這邊陡峭的斜坡爬上來估計是守門的兩個人未預料到的,所以落地點與射擊點的距離不到一百米,他們這個地理位置特殊的構造能更好地射擊百米開外的人物。
從前方傳來的聲音可知,這兩位守門者還未來得及通知裏麵的地頭蛇,方才衣擺上存留著兩支箭,李梓榆靈活地取下來往樹後麵投射過去。
不出所料,空中傳來兩次嗖嗖的響音,他拔腿從這棵樹閃到附近的一棵樹後,餘光掃到兩個士卒正一前一後補箭。
這兩位守門的是擅長射擊的弓箭手,由此得知他們近距離的攻擊比較薄弱,就在第三次閃身而過之時,李梓榆從地上猛地抓起一塊散沙。
再次移動的時刻,他把那攥著的泥土往士卒所在的方位扔去,那兩人一陣嗆咳,眼睛也被小沙粒汙染了霎時睜不開眼。
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好不容易創造出來,李梓榆與呼吸頻率同拔劍,那劍風在林中似乎卷起了不小的波動。
電光火石間,李梓榆劫過其中一個體型稍小的士卒。
“你給我老實點!你!別動!”
在進退兩難之時,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能夠全身而退,李梓榆肯定不會挾持人質,因為這隻是一個看門的小人物而已。
但他知道這陣動靜頃刻間會引來更多的人馬,畢竟這麼大的一塊陣地不可能放任外人隨意闖入,基本的防衛措施估計早就布置妥當了。
“告訴我,你老大是誰!誰是這裏的主人,啊!”
由於古代用短刃的時候少,常常攜帶的長劍又要隔一人才好砍殺。此時李梓榆就用那尖銳的利刃抵著其中一士卒的咽喉。
“我一劍下去,他馬上暴屍荒野,你快點去把你們的領頭叫出來!”
李梓榆手臂上暴起的經脈告訴另一人這個事情的嚴重性,他隨時都有刺破人質頸動脈的趨勢。
他清楚既然沒有摸清楚底線便闖進來,造成了險象環生的局麵,深入查究可能會讓他喪生在此次風波裏。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邊遠地區匪寇的問題了,甚至涉及到私自練兵、妄圖謀反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