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不容小覷,曆朝曆代因民憤而亂國之事甚多。子舒之言針砭時弊,直中症結,既知因果,必得未雨綢繆,預先有所打算才是”
“子舒、天成,正如李大哥與陸大哥所說,你兩人已知其因,我等
是當未雨綢繆,我乃愚笨之人,你們拿個章程,周村唯你們馬首是瞻。”
眾人皆知,傾巢之下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漢未能護佑萬民,則萬民終將棄之。
“嶽父、李叔、周叔,竊以為,子舒的強村固防,堅壁清野就大有可為”
“以小而見大,以曲江縣為點,以點帶麵,亦如雙溪之於周村,借合村並鎮之機,實現戰防布局。曲江、順安形成互為依托,齊頭並進之勢,亂時可弛援居守,保一方平安。”
方老爹第一次主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眾人沒有驚訝,隻是略感詫異。
眾人都知道,方良成是一個很有才智的人,平時都是不顯山不露水的,辦起事來,小事不馬虎,大事不含糊,從來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平時大家商量事情,很少提出事見,今日方老爹如此主動,反而讓大家感到詫異。
眾人不知道的是,一直以來,就沒遇過過什麼真正的大事,方老爹也就沒有展示的機會,更何況以前的村長是自己的嶽父,也不便多說。
後來兒子方子舒又嶄露頭角,一鳴驚人,各種手段更是層出不窮,就更不需要操心了。
如今,自己是村長,兒子也要離家遠行,事情也該自己扛了。
“不錯,良成的想法甚好,現成的方法可以利用,有基礎,也有經驗,我覺得可行”
陸老爺子也讚成自己女婿的想法。
李老爺子點了點頭,也讚成方老爹的想法,轉頭看著李天成說道:
“天成,我也讚成良成的想法,不知順安縣縣令人品如何?會不會互為犄角,有所掣肘?”
“這點請父親放心,張光達比我略長幾歲,乃是順安縣張家村人,也是憑本事考中舉人,心思純正,品性溫良,對子舒也甚是尊重,可堪大用。”
“嗯,這就好,那即是如此,方法出自子舒,還得子舒來拿主意”
聽了李天成對張光達認可,大家也就放下心來,都指望方子舒拿出一個條程。
而此時,大家均未想到,今日之事,也為日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更未想到,今日之決定,本意隻是為了安身立命,卻改變了未來的天下大勢。
也因今日之決定,改變了太多人的命運,也加快了曆史的滾滾車輪。
方子舒一聽,看著眾h都看向自己,希望自己拿主意,於是嚴肅的說道:
“好,既然如此,小子也說說想法,以兩村之現狀,一、強村,人員重組,精於求精。原治安隊解散,從兩村十五到四十歲青壯年中,采取考核遴選出二百人,重組一個隊伍,就叫藍劍一支隊,隊長由大家自己選定”
“這兩百人每天保持兩個時辰的訓練,主要訓練弓箭、刀劍之術、戰鬥隊型、陷阱、偽裝、強化體能訓練。老爹再把太極十三式也傳給大家”
“另外,兩村各成立一個百人隊伍,成立為新的村衛隊,藍劍一支隊培養儲備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