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李紫嫣重重的點了點頭。
“咦?兩位哥哥,你們怎麼不進來?”
方子舒看著還站在門口的張士文、張士瑞兩人,有些疑惑的問道。
“公子,馬上來”
兩人一聽公子招呼,立馬如釋重負一般,也不顧讀書人形象,三步並作兩步的衝向桌子上的書。
“站住,你們幹什麼?”
張光達喝道。
兩兄弟“嘎”的一聲停了下來,也不看張光達,扭頭看著方子舒,滿眼的狂熱與期待。
“看吧,要注意保護好書,輕取輕放,閱過無痕”
“謝公子,我們會珍惜的”
兩人開心不已的輕輕的各拿起一本書,像張光達一樣,輕輕的聞了聞,一臉陶醉。
然後慎之又慎的打開書頁,潔白如雪的紙張上,一行行精美小隸躍然於紙上,一段段醍醐灌頂、發人深省的文字顯於眼前,兩兄弟瞪大眼睛一個字一個字的品讀起來。
兩人的表情千變萬化,時而震驚,時而會心一笑,時而滿臉疑惑,不解的樣子,完全融入了知識的海洋。
張光達看兩個兒子非常認真的在閱讀,不知道為什麼?臉上反而全是不高興,方子舒都有些懷疑,是不是親生的?
這時候的張光達特別像個守財奴,好像心愛的東西被人奪了一樣,看著精美的線裝書,有一種不想昭然於世的意思,似乎想永遠的據為己有。
“張大人,匠人安排的如何?”
方子舒看著滿眼都是《四書》的張光達不知如何才好,書本就是讓人看的,當然,也能理解張光達的心思。
畢竟在張光達這類老讀書人眼裏,這是世間最完美的書,不是不舍,而是擔心有所汙損。
“公子,下官讓柳師爺去召集,應該不會太快,如果公子急用,城裏倒有兩名,離縣衙也不太遠”
“今日就算了,天色已晚,還是明日吧”
兩名雕刻匠實在太少,一時半會也弄不好,還是把三千常用字理出來才是。
隨後幾人便分工配合,由方子舒起頭,李紫嫣和小翠兩人磨墨,張光達父子三人執筆,整理出三千餘常用字並裝訂成書。
幾人忙完後,匆匆在縣衙吃了飯,掌起燈繼續忙了起來。
為了補充教材的單一,在眾人的震驚中,方子舒將《弟子規》也寫進教材。
方子舒深知《弟子規》的價值,在教導孩子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人,如何成為一個有道德、有責任感、有愛心的人。在這本書中,蘊藏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和智慧。
隨後又讓眾人把《六經》抄錄整理為紙版,隻等木活字做好就可以印刷了。
此時已是深夜,一天的忙碌下來,眾人並不覺辛苦,除了方子舒,其餘人都有些意猶未盡,幹勁十足。
但也不敢不聽方子舒的,隻能各自休息。
大漢景至十四年,臘月二十一日,清晨。
第一套木活字印刷設備開始製作。
臘月二十二日,清晨,順安下起了鵝毛大雪,這也是方子舒來這個時代的第一場雪。
寒風呼嘯,大雪紛飛,如鵝毛一般在空中飛舞、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