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締造了巴菲特神話(1)(1 / 1)

2010年6月11日,“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拍賣活動最終以263萬美元的價格成交結束,大幅刷新了曆年來的拍賣紀錄。巴菲特何許人也?那就是江湖人稱“股神”的,被譽為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的美國億萬富豪--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巴菲特執掌全球第一高股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擁有63家不同行業企業的股份,目前坐擁約620億美元的淨資產,根據《福布斯》雜誌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他已成功超越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在大量的宣傳材料中,巴菲特被描述為獨具慧眼、生活簡樸、熱心慈善的先哲與聖賢,於是人們又給他加封了類似於李鴻章李合肥、袁世凱袁項城這樣的“奧馬哈先知”與“奧馬哈聖人”的稱號,他儼然成為當代金錢世界的救世主。

對於這樣的人物,市麵上介紹的口水書自然汗牛充棟,在亞馬遜上相關的英文圖書多達1434種,在當當網上的中文圖書也有1237種。至於吹捧巴菲特的文章則更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

在這些巴菲特傳記和投資秘笈中,巴菲特被神化為一個無所不能、先知先覺的中神通王重陽似的玩弄市場於股掌之間的財富之神。君不見,江湖上流傳著--巴菲特出身平民階層,但從小就是財商超人的神童,依靠白手起家,14歲就買下40英畝農田,15歲月入175美元,後深得格雷厄姆與費雪真傳的“價值投資”秘笈,於26歲創立了巴菲特協會,36歲資本淨值達到685萬美元……最終成為世界首富--這樣的神話故事。

幾年前,在伯克希爾開股東大會時,從美國全國各地到奧馬哈的飛機上坐滿了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們,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副欣喜若狂的表情,一些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就像患了精神病一樣的瘋狂。整個會議期間,隻有一個印地安部落提問,質疑伯克希爾控製的一家公司水壩造成的汙染,其他3萬多名股東無非是聽取巴菲特那個重複了無數遍的簡單的投資原則和做人哲學--價值投資。正如在紐約金融界工作的一位股東所說的,“就像基督徒不會一輩子隻去一次教堂一樣,價值投資者也不會一輩子隻去一次最著名的價值投資者的聚會”,人們對巴菲特的崇拜如同一種宗教信仰。

幾年後的今天,巴菲特崇拜不僅沒有絲毫消退的跡象,反而愈加嚴重。2010年,伯克希爾開股東大會時,巴菲特帶了伯克希爾旗下公司所產的很多花生糖和巧克力,邊吃邊開會。巴菲特神一般的形象居然讓那些喪失理性的股東崇拜到巴菲特吃什麼他們就跟著吃什麼的地步。在會場邊的購物區銷售著這家公司的糖果和冰淇淋等食品,伯克希爾的股東們見到巴菲特咀嚼花生糖,居然都搶著去買花生糖吃,當巴菲特吃著冰淇淋時,他們又一窩蜂地去買冰淇淋。那些食品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東方民族的造神運動本身就遠超西方。當巴菲特神話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後,很多中國人為之瘋狂顛倒。20年前,財經圖書最為流行的兩本,一本是《李嘉誠傳》,另一本是《巴菲特傳》。在民間,尤其在民間的炒股者中,這些巴菲特神話口耳相傳並被添油加醋地反複強化。即便有人對中國富人作批判時,也要將巴菲特擺上台麵,細細比較,詳加分析一番,以證明,外國的月亮就是比中國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