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的提高並不是采納製勝投資習慣的唯一好處。你還可以更從容地做出投資決策。你甚至可能發現投資有利於你保持心態的平和,不再是一件令你緊張的事情。在看到別人的成功時,你不會再羨慕、迷惑和自我懷疑。你可能會想:“哦,這是種有趣的投資方式……但不是我的方式。”你不會再隨著“市場先生”的情緒變化搖擺不定,大喜大悲。
我們所做的事不超過任何人的能力範圍。不一定非要做超凡的事才能獲得超凡的結果。
—沃倫·巴菲特
當我對一位女士說我正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她問我共有多少個製勝投資習慣。我告訴她有23個,她大吃一驚:“23個!為什麼這麼多?你不能總結成3個嗎?”
恐怕不能。也許這會讓采納所有習慣成為一件令人膽怯的事。好消息是,隻要你采納了其中的幾個習慣,你的投資效果就會有所改善。
我就是這麼做的。我曾借鑒本傑明·格雷厄姆和沃倫·巴菲特的係統,購買了一些管理有方、低市盈率、高收益的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其中一家公司的管理狀況後來變得糟糕至極,最終被交易所除名,我遭受了重大損失。但我沒有情緒化地看待這件事,而是從中吸取了經驗教訓,繼續沿著我的道路前進。
當其他人憑借網絡股發家致富時,我沒有屈服於誘惑。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係統。不過,我也在網絡繁榮中嚐到了一點甜頭。我購買了一家專門在商品交易會和類似展會中出租展位的公司的股票。一天,我發現該股的價格已經比我大約一星期前最後一次查詢時高出了一倍。遺憾的是,我發現它幾天前的價格甚至更高。
我做了一些調查,很快就發現這家公司的股票之所以飛速上漲,是因為它正與美國的一個組織討論(隻是討論)將業務放到互聯網上的事情。於是我馬上打電話給我的經紀人,命令她將我賬戶中的該公司股票全部拋售。對我來說,這顯然像是彩票中獎,是一次意外收獲。幾個月後,該股的價格就跌到了我最初的買價之下。
但我不敢說我總能像這次這樣迅速行動。我還差得遠。
我曾持有一支股息率達25%(這不是印刷錯誤)的股票。但隨著經濟狀況的惡化,它的業績開始下滑,於是它削減了股息。那時候我的心思主要在這本書上,因此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賣掉該股。如果我及時行動的話,我的賣價會高得多。
盡管我對23個製勝投資習慣的實踐遠談不上完美,但在1998~2003年,我的香港股投資組合的年均回報率仍然達到了24.4%。
但業績的提高並不是采納製勝投資習慣的唯一好處。你還可以更從容地做出投資決策。你甚至可能發現投資有利於你保持心態的平和,投資不再是一件令你緊張的事情。在看到別人的成功時,你不會再羨慕、迷惑和自我懷疑。你可能會想:“哦,這是種有趣的投資方式……但不是我的方式。”你不會再隨著“市場先生”的情緒變化搖擺不定,大喜大悲。
事實上,在你擯棄了可能曾懷有的七種致命投資理念之後,你會突然意識到金融媒體和金融電視節目所傳達的那些信息有90%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賺錢的唯一方式就是預測市場動向是第一個致命投資理念,而金融媒體正被這種理念統治著。在拋棄錯誤理念後,你或許會懷疑你是否真的需要天天閱讀《華爾街日報》,或許會像我一樣發現它隻不過是一份娛樂刊物—也可能會後悔浪費那麼多時間去收看那些金融頻道。
采納了23個製勝投資習慣,你就能用你自己的方式觀察市場、采取行動,成為一個鶴立雞群的成功投資者。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紀念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