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就是人數大概200左右的奴隸,有男有女,其中看上去還有不少都是些老弱。
最後還有一堆破爛農具,20 車物資。
吳君集站在陽光下,表情明顯有些石化。
特麼這不就是當今天子搜刮出來的下腳貨嗎,吳君集很懷疑這點東西夠不夠自己走到易國。
雖然對於大哥賞賜的大財有些失望,但自己還是隻能踏上去往易國的路程。這個時期的大夏王朝,四周都處於蠻荒之地。
分封的意義就是讓天子的兄弟去周遭開荒,然後給京都上繳賦稅,順便把京都的不安穩因素給排除掉。
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走出城外,京都的城外有一眼望不到邊的肥沃農田,數 以萬計的奴隸正在農田裏辛勤勞作。
就是這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農田,供養了京都大把的貴族。
易國的路途十分遙遠,披星戴月,吳君集路過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直到眼前隻剩下崎嶇的山路。
見此情形,吳君集也隻能跳下牛車,跟著眾人一起開始步行。
.......二月後
望著遠處的十萬大山,吳君集歎了口:“麥秀,我們的封國到底在哪”。
身旁一個中年男子聞言不慌不忙從身後的行囊中掏出一卷竹簡,上麵是一些歪七扭八的線條。
麥秀一邊仔細打量著地圖,一邊伸著脖子朝遠方望去。
“國君,快了,翻過眼前這座山,咱們就到易國的城池了”。
聽著麥秀話語,吳君集帶著懷疑的眼神看向那份地圖。
作為現代人,他現在很懷疑這個麥秀是不是在瞎說。 就那一團亂糟糟的地圖真能和眼前這十萬大山對應上嗎。
雖然打心底不太相信,但吳君集的腳步卻沒停下。
“快點,翻過這座山就到了”。
“是,君上”。身後的奴隸推著車有氣無力的喊著。
望山跑死馬,等吳君集一行人來到大山的另一側時,已經是三天後了。
“麥秀,要是我再看不到你說的城池,我就砍了你祭天”。吳君集氣喘籲籲的說道。
隻見麥秀一個箭步便來到吳君集麵前跪下高呼:“君上,快了,快了”。
吳君集沒有回話,長時間的跋山涉水已經耗盡了他最後一絲體力,隻能咬著牙繼續向前走著。
突然,在那遠處荒原上,一座城池的輪廓若隱若現。
“大人,到了,是易國的城池”。身後麥秀歡呼雀躍,激動得跑到吳君集眼前。
其實不止是吳君集受不了這長時間的遷徙,就是手下這些大臣,士兵,乃至是奴隸都已經累到不行了。
奴隸如今已經隻剩下150餘人,那些體弱多病不能再繼續趕路的奴隸,吳君集也是把他們直接留在原地,如果運氣好,他們興許能活下來。
這個時代,生存法則的重要性遠遠在道德之上,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吳君集作為現代人最後的善良了。
出發時帶的20車物資也已經快消耗殆盡,如果再不能找到這個所謂的易國城池,他們這一行人怕是都隻能被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