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條回家的路,羅敏顏碰巧和七姨婆婆媳遇上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羅敏顏不想管七姨婆的家事,就算她真的想管,也不是現在。

現在沈秋的性子還是軟軟弱弱的,她要是現在幫了她,七姨婆憋著一股火氣,七婆媳不敢對她怎麼樣,但沈秋可就慘了,回家門一關上,少不得挨幾頓打。

“七姨婆,您要是想要大孫子,還得讓人吃飽飯,要是大孫子在娘胎餓壞了,您哭都沒地方哭去。”話落,羅敏顏拎著籃子離開。

小文在村頭那邊撿麥穗,一天也能掙三個工分。

羅敏顏轉去村頭那邊叫侄子回家吃午飯。

這臭丫頭,不僅咒她,還咒她肚子裏的大孫子,七姨婆氣得心肝都疼了,

不過她把羅敏顏的話聽進去了,沈秋可以餓壞,肚子裏的大孫子可不能餓壞,從兜裏掏出兩個窩窩頭丟給沈秋,“快點吃,吃完好幹活,別想偷懶。”

要不是看在大孫子的份上,她半個窩窩頭都不想給。

她當初就不同意大龍娶這個下鄉知青,臉蛋長得好看有什麼用,幹活還不如三歲娃娃利索,娶回家就是浪費吃食。

村裏哪個懷孕的女人不是照樣挺著大肚子下地幹活掙工分,就數沈秋事最多,最嬌貴。

這個兒媳婦她真是哪哪都看不上。

沈秋一個上午都沒吃,這會早就餓得沒力氣了,她扭頭看著羅敏顏的背影,在心裏默默的感激她。

要不是她,她估計連半個窩窩頭都吃不上。

她下鄉當知青五年,從當初的一腔熱血建設農村,到逐漸麻木,下鄉生活並不是她當初想象的那麼美好,反而日子很艱難。

她什麼都不會,掙的工分也不夠她吃。

知青裏的幾個女知青都和當地的村民組建家庭,有個男人護著,日子過得也算舒心,

她也心動了,正好羅大龍一直幫她幹活,對她獻殷勤,還說一輩子對她好,她點頭答應了和羅大龍組成婚姻家庭。

剛嫁進去的時候她手裏還有點錢,婆婆現在不喜歡她,可麵子上還算過得去。

可不到兩個月,她這個婆婆開始變得尖酸刻薄,處處挑她刺,她找男人哭訴委屈,羅大龍隻會和稀泥,說他娘把她養大不容易,讓她不要計較。

當知青的時候她隻是身體上的累,現在她嫁人了是身體上的累加上心靈上的累。

她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沈秋麻木啃著兩個窩窩頭,吃完了安靜的下田幹活,什麼也沒說。

七姨婆又開始罵罵咧咧,這個兒媳婦整天擺著一副苦喪臉給誰看。

她家的福氣都被這個掃把星給弄沒了。

一起幹活的幾個嬸子聽著七姨婆罵兒媳的話,什麼難聽都說得出口,很不讚同,但也沒說什麼。

他們隻是外人,手伸不了那麼長,別家的家事她們管不了。

羅母實在聽不下去了,“我說老七家的,你心裏有氣就回家,別在這罵罵咧咧的影響我們大夥幹活的積極性。”

她真是想不明白這老七家的腦子怎麼想的,天天想著法使勁磋磨兒媳婦對她有什麼好處,

將來老七家的老了,走不動了,還不是指望要兒媳照顧,現在不把兒媳當人看,將來有她罪受的。

隻可惜,她們旁人說得再多,這老七家的還覺得她們這些外人危言聳聽,老七家的腦子像是被屎糊似的,一個字也聽不進去。

七姨婆一抬頭就看到這一群人對她幽怨的眼神,識趣的閉嘴,不敢再罵兒媳。

羅大嫂經常聽到七姨婆罵兒媳,變著法磋磨兒媳,聽到一次,她就感慨一次自己命好遇上個好婆婆。

照她說男人再好都沒用,要是遇上刻薄的婆婆都是白搭。

一起洗衣服的時候沈秋也說羅大龍對她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