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奏響熱忱的篇章(2 / 2)

華爾街有一位金融家曾經告訴自己的員工說:“一個銀行想要取得巨大成功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雇一個做夢都想把銀行經營成功的總裁。”隻要有了熱忱,一切毫無味道、枯躁的工作都會變得生動起來。著名的美國政治家布裏·切特說:“發生重要事情時,別人怎麼做我不知道,但我自己會全身心地投入,不關心四周的一切,那一刻,對我來說,世界是不存在的。”這正是許多藝術家的真實寫照。有一個窮困潦倒的青年藝術家,他在巴黎的美術館裏陳列著一座雕像。他每天都要去那兒工作,就是在作品模型快完成時,氣溫突然變得異常寒冷,到了零下好幾度,假如雕像模型裏的水分結冰凝固的話,雕像就會完全變形。貧窮的藝術家於是把全身的衣服都脫了下來,把雕像蓋住。次日清晨,人們發現這位藝術家已經死了,但是他的雕像卻活了下來,後來,被別人加工成了有形的大理石作品。海明威每次構思小說情節時,幾乎都寢食不安,他的故事完全將他的心靈縈繞占據,這種情形一直要到他把故事都寫在紙上才算結束。為了描寫一個場景,他有時一個月閉門不出。最後再來到戶外時,他看起來形容憔悴,簡直像一個重病,人一樣。筆下的那些人物讓海明威成天魂牽夢縈,茶飯不思。

心理學家萊西說過這樣一句話: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於把一個孩子內心潛藏的熱忱激發出來。每一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將來可以成就大器的潛質,不僅那些反應敏捷、聰明伶俐的孩子是這樣,那些相對木訥、甚至看起來有些愚鈍的孩子也同樣有這樣的潛質。一旦他們產生了熱忱,這種熱忱的力量,將讓他們的“愚鈍”慢慢消失。有一個12歲的小男孩鋼琴彈得非常熟練。一次,他對著名的作曲家莫紮特說:“先生,我想自己寫曲子,該怎麼開始:呢?”“哦,孩子,”莫紮特對他說,“你還應該再等一等。”“可是,您作曲的時候比我現在的年齡還小啊?”小孩繼續問。“是啊,是啊,”莫紮特回答說,“可我從沒問過這類問題。你隻要到了那種境界,自然而然就會寫出東西來。”這就是一種熱忱,一種發自肺腑,沒有意識的熱忱。

年輕人,在陷身愛河時往往會有更敏銳的感覺,在他所愛的人那裏,看到其隱藏的種種優點;同樣,一個充滿熱忱的年輕人,他的感覺也會因之變得敏銳,可以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發現動人的美麗,這樣,即便再乏味的工作,再艱難的挑戰,不管是貧窮還是迫害,都可以堅韌地承受下來。熱忱是成功的源泉。軍隊一旦缺乏熱忱,就無法克敵製勝;藝術家一旦缺乏熱忱,藝術品就無法流傳後世;音樂家一旦缺乏熱忱,就不會創造出震感人心的音樂;建築師一旦缺乏熱忱,就不會建造出令人難忘的宮殿;作家一旦缺乏熱忱,就不能用詩歌去打動心靈。可見,人們一旦失去了熱忱,就不能馴服自然界各種強悍的力量,不能用無私崇高的奉獻去感動這個世界。是熱忱,讓這個世界變得如此的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