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有個人來到楚邱家做客,這個人就是曾經在魏國人家裏認出了銅護襠的那個。楚邱又拿出馬形酒杯向這位客人敬酒,客人看到到這個馬形酒杯,臉色刷地一下就變了。他驚訝地問:“你是從哪得到的這個東西?”楚邱也像那個魏國人一樣,以為客人是被這件稀世珍寶驚呆了,所以也假裝謙虛地說:“咳咳,偶然得到的,幸運,幸運。”
沒想到,這位客人卻說:“這不是一個酒具,這是尿壺,這是男人們夜裏用來撒尿的尿壺,你怎麼能用這種東西來做酒杯呢?”
楚邱文人聽了這位客人的話,臉“噌”地一下紅到了耳朵根,他趕緊把那個尿壺扔得遠遠的,像那個魏國人一樣,看也不敢再看一眼了。這件事後來傳了出去,那些在楚邱文人家做過尊貴客人的人,都惡心地吐了好幾天。
前麵那個魏國人,本來沒有多大的學問,卻喜歡在別人麵前顯擺、吹牛。對於自己根本不認識的東西,卻自以為是地把它當做古代的酒杯,用來向客人們敬酒,結果到了最後才知道,原來他當做寶貝的東西,竟是個護襠。可真是丟臉呀!而後麵這個楚邱文人在不懂的時候倒是沒有裝懂,但他聽了一位自稱見多識廣的人的話,便輕易地相信了,根本沒有仔細地求證一下,便馬上就把那個人的話當做對的,結果把尿壺當做酒杯,鬧了大笑話。這樣的人,我們千萬不能學他們。
無論對什麼事,不懂是不丟人的,不懂裝懂才是最丟人的事情。不懂了可以認真的學,一直到學會為止,沒有人會嘲笑認真求學的人。相反的,大家會覺得你很勤奮,而你一直堅持學習,總有一天會成為一個真正博學的人。但是如果本來不懂,卻非要不懂裝懂,假裝一肚子學問,還在別人麵前不知羞地賣弄,那麼就會鬧出笑話的。
鎮妖瓶裏的蓮花
——故意耍聰明反而會做出蠢事
北宋時期,有一個大畫家叫孫知微,他從小就愛好畫畫,特別喜歡畫人。他覺得人的樣貌神態都很多變,也很難畫,所以每天都注意觀察來往的人,刻苦練習。
有一次,他想畫一個老人,可是他怎麼都想不起來老人的臉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於是他走到街頭,一動不動地觀察著街上老人的臉,從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站到太陽落山,一口水都沒有喝。家人都很著急,最後在街頭找到了他,連忙把他拉走了,誰知他一回到家就頭也不抬地畫起畫來,終於把畫給完成了……
時間就像漏鬥中的沙子一樣流走,孫知微的畫畫得越來越好了,最後成為一名大畫家,想拜他為師的人也越來越多,他收了很多的徒弟,大家都以能成為他的徒弟為榮。
這天,孫知微把他的徒弟叫到一起,他說:“我們學畫畫的人都要善於觀察生活,把生活中每個人的神態像圖片一樣印在自己的腦海裏,然後在畫畫的時候你閉上眼睛就可以看見他們,下筆的時候就很容易畫了。”於是,每天早晨,當公雞“喔喔”叫的時候,大家就起床開始練習畫畫了。老師每過一段時間都會考察一下他們是否進步了,進步的就給一些獎勵。大家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讚揚,都卯足了勁練習。
這天,有一個當地的大官來拜訪孫知微,他一見到孫知微就連忙弓著腰一邊行禮一邊說:“哎呀!大畫家啊,早就聽說你的畫是世上少有的,今天我到你家來,希望你能畫一幅畫送給我。”
孫知微一聽,哈哈大笑了起來,他說:“既然大人你這麼欣賞我的畫,那我當然要送一幅給你了。”說完,他便吩咐徒弟們去準備紙和筆。徒弟們一聽師傅要現場畫畫給大家看了,一窩蜂地忙碌起來,不一會兒,白白的紙就平平整整地鋪在桌子上,筆和墨也都準備好了。
孫知微問那個大官:“不知道大人您想要什麼樣的畫呢?”大官答道:“我這個人信佛,你就畫個菩薩給我吧。”孫知微聽後,提起筆,閉上眼睛想了想,就“唰唰唰”地畫起來。
徒弟們都靜靜地圍在旁邊看著,因為他們知道師傅畫畫的時候不喜歡別人打擾。孫隻微全神貫注地畫著,頭上都流下了汗水。不一會兒,一個菩薩帶著仙童的畫就畫出了形態:菩薩站在蓮花上,腳下有很多的雲彩飄來飄去,他的衣服在風裏擺動,白花花的胡須長長地飄起來,身後站在一個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