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不甘心,又退後搭箭射向大石頭,可箭還是當的一聲落在了地上,這一回,箭杆都被石頭撞斷了。李廣仔細地看了看大石頭,竟然一點被箭撞過的痕跡都沒有。
當天跟隨李廣去打獵的人們都感到很好奇,他們也弄不明白李將軍的箭法為什麼前後差距這麼大。李廣當然更是丈二和尚摸不頭頭腦。
後來,這件事情傳了出去,有想要知道真相的人就去請教一位名叫楊雄的學者,詢問飛將軍李廣射箭失手的事。楊雄回答說:“如果誠心誠意地去做事,那麼即使是像金石那麼堅硬的東西,也會變軟。李將軍當時是用射猛虎的決心去射的那塊石頭,他全神貫注,用盡了全力,所以石頭也被他射穿了。但是當他知道了自己所要射的是一塊石頭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射猛虎的決心了,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來,也就沒再用那麼大的力氣,所以射法就不一樣了。這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人們聽了,覺得楊雄說得很對,而楊雄所說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句話,也一直地流傳了下來。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真心誠意地去做,盡力做到最好。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就是再困難的事情也會被我們做到的,再高深的疑難問題,都能被我們攻克。如果在做的時候隻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不能全神貫注、用盡全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破釜沉舟
——下定決心堅持到底,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功
船,在古時候叫做“舟”,鍋,在古時候叫做“釜”,破釜沉舟,說的就是項羽沉船砸鍋,自斷後路的故事。
秦始皇滅了齊、楚、燕、韓、趙、魏等幾個國家,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秦朝,但是在他死後,他的兒子秦二世卻不懂得治理天下,對待大臣和百姓都十分殘酷,所以很多人都起來反對他,就連原來被秦國滅亡的那幾個小國也不例外,他們又把自己的國家重新建立起來,然後聯合在一起想要推翻秦朝。
秦二世知道了這件事很害怕,趕忙派人去滅掉這些人。進攻趙國的二十萬秦軍把趙王困在了一個叫巨鹿的地方,趙國趕忙向自己的同盟楚國求救。楚王聽到,馬上派宋義和項羽帶兵去幫助趙國救趙王。
沒想到,宋義在聽說秦國的軍隊勢力強大以後,卻隻想貪功,不想拚命。為了能夠不用費力就打勝仗,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什麼好主意呢?原來呀,他想讓秦國和趙國先打著,等他們打得都沒了力氣,他再帶兵去打秦軍,到那時候,秦國的軍隊已經沒有力氣了,打起來就會很容易取勝啦。
有了這個想法,宋義就帶著人馬慢吞吞地行軍,看起來根本不像是帶兵去打仗,而像是帶兵遊山玩水。等隊伍到了安陽,他甚至讓隊伍在安陽休息了將近五十天,把項羽急得上躥下跳。項羽勸了宋義很多次,勸他馬上帶兵快速行軍,到巨鹿打敗秦軍,救出趙王。但是宋義就是不同意。軍中的糧食越來越少,士兵們都已經快吃不上飯了,隻剩下一些蔬菜和雜豆,大家煮了當飯吃。可是宋義卻每天好酒好菜地享受著,根本不管士兵的死活。
項羽看著士兵們受苦,想到趙國在焦急地等著這支救兵,而宋義卻在享受,對什麼都不在乎,氣得肺都要炸了。有一次,他又去勸宋義快點行軍,宋義又拒絕了他,甚至還羞辱、威脅他,項羽一氣之下拔劍把宋義殺掉了。宋義死了,將士們都很高興,他們擁護項羽做他們的將軍,帶領他們一起去幫助趙國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