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成功篇:從小培養男孩走向成功的方法(2)(3 / 3)

當丁廚師從牛身上離開,站起身來的時候,那頭健壯的牛像一灘爛泥一樣癱軟在了地上,死掉了。院子裏靜極了,連掉根針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得見,誰也不說話。

丁廚師說:“大王,讓您的廚師把這頭牛的皮剝掉,各部分就會馬上分離開了。”

文惠君這才回過神來,趕忙把那些和他一樣驚呆了的人叫到身邊,派他們把牛抬下去讓廚房的人剝了皮。沒多大會兒,廚房的人就來向文惠君彙報,果真,皮一剝下來,牛身上的各部件便很容易地分離開了。

文惠君很是驚奇地問丁廚師:“您殺牛的本事怎麼這麼高明呢?有什麼絕竅嗎?您是怎麼練的呀?”

丁廚師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說:“沒什麼絕竅,隻是做的時間長了,就非常熟練了,從裏麵摸索到了一些規律。“

丁廚師給大家講了他殺牛的故事。

丁廚師剛剛開始學宰牛的時候,眼裏隻是看到一頭龐大的牛,他就想著怎麼樣能把它殺死,別的什麼也不懂。殺完牛以後,他再把牛的皮剝開,把它的肉一部分一部分摸索著拆開,那時候分解一頭牛要用很長時間,很費力氣,他常常不知道要從哪裏下手才會把各部分完整地分開。

三年以後,由於經常殺牛、分解牛,丁廚師對牛的身體結構已經非常清楚了,再殺牛的時候,他就不把它當作一整頭牛,而是當成一堆不同的零件了。

就這樣,許多年過去了,丁廚師對牛的身體越來越熟悉,做起來也越來越熟練。現在,他已經可以不用眼睛去看牛,就可以知道從什麼地方下刀會更快地讓牛死掉。

丁廚師對文惠君說:“您看我的這把刀,我用了十九年,殺了上千頭牛,它的刀口還像剛剛磨出來的新刀一樣。可是其他的廚師,卻一年甚至一個月就得換一把刀,這是為什麼呢?”

文惠君眨眨眼睛,想了半天,問:“您的刀是名師打造的嗎?”

丁廚師笑著說:“不是,這隻是把普通的殺牛刀。”

文惠君說:“真的嗎?那可是奇怪了,我府裏的這些廚師們一年得用多少刀啊,您給我說說,您是怎麼把一把刀用了十九年的?”

丁廚師說:“其實呀,我殺牛的時候,下刀的地方一定是筋骨相連的縫隙,刀子沿著縫隙走,不會碰到堅硬的骨頭,也不用去割肉,所以就不會受傷。而其他的廚師卻不注意這些,技術好一點的廚師,把牛殺死以後,用刀子一點一點把肉從牛的骨頭上割下來,而技術不好的廚師,把牛殺死以後,會用刀子使勁地把肉從骨頭上剁下來,刀子時常剁在骨頭上,所以對刀子的損傷就很大。”

文惠君恍然大悟地說:“哦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您殺牛的時候,是怎麼做到讓它的各部件在很短的時間內分離開的呢?”

丁廚師告訴文惠君說:“牛的身體結構全都是一樣的,這個我已經非常了解了,閉上眼睛都能想得到。所以我在筋骨相連的空隙裏下刀,把刀子沿著骨頭的縫隙探進去,再按照牛的身體結構,順著縫隙把刀子繼續向裏探,把筋骨一點點剝離,最後,刀子探到最難處理的筋骨交錯的地方,那時我會非常的小心,把思想全集中在那個地方,手上輕輕地試探,把刀子伸到關鍵的部位,手上一用巧勁兒,整頭牛就嘩啦一聲散架了。當我殺完一頭牛,從牛的身上站立起來的時候,覺得特別驕傲,身體上都覺得輕鬆極了,這時候,我再把刀擦幹淨收起來。這件事情就全部完成了。”

聽完了丁廚師的話,文惠君連連地點頭,誇讚他說:“好啊,真是有道理,我聽了您的話,真是學到了不少啊!您已經把殺牛的過程處理得這麼有意義,我們從裏麵能學到很多的做事與做人的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