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勤學篇:好好學習,教出有內涵的小公主(3)(3 / 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女孩一定要注意充實自己的知識和修養,用內涵去打動別人,這比用自己漂亮的容貌更有效果。相比漂亮的臉蛋,人們更佩服有內涵、有知識的女孩。

孔子學琴

——學習是一個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

孔子的一生收了很多徒弟,他是個非常有學問的人,影響了中國曆史兩千多年。可是你知道嗎?他在60歲的時候還曾經拜音樂家師襄子為師,學習彈琴呢!

當他決定去拜師的時候,弟子們很不理解,都對他說:“老師,您都60歲了,學問早就聞名天下,人們都說您是全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連各國的國君都向您請教天下大事,您為什麼還要這麼用功呢?”

師襄子也有這個疑問,因為他也早就知道孔子的大名,見孔子來向自己拜師,就覺得挺難為情的,不敢接受這個徒弟。

孔子用自己的真誠打消了他的疑慮:“先生,您不要有什麼顧忌,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活到老,學到老,您在音樂方麵比我強,當然可以當我的老師了!”

師襄子聽了,感動地說:“您說的很有道理!”他就破例收下了這位60歲的天下聞名的學生。

在學習彈琴的過程中,孔子可不是囫圇吞棗,而是重視思考,把學習和思考結合了起來,以便自己真正地掌握學到的知識。

師襄子先教了他一首曲子,讓他進行練習。孔子刻苦勤奮地加以練習,練了十來天,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而且比剛開始更認真了。師襄子就對他說:“十天的時間,您已經學得差不多了,我們再開始另一首曲子吧!”

沒想到,孔子搖了搖頭,說:“先生,我還沒有掌握彈這首曲子的訣竅呢,還需要再練習。請再給我一點時間吧。”

於是,又過了十天,孔子還是像以前那樣認真地彈奏這首曲子,連師襄子都覺得不耐煩了。他又對孔子說:“您現在已經掌握了這首曲子的訣竅,我們真的可以開始學習另一首曲子了。”

誰知,孔子和上次一樣,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說:“先生,再給我一些時間吧,因為我還沒有領會到這首曲子的樂趣呢!”

不知不覺,又是十天過去了,師襄子說:“您已經領會了這首曲子的樂趣,現在真的可以學一首新的曲子了。”

他以為這次孔子會答應他的要求,可是,孔子還是搖搖頭,說:“先生,也許您一定很著急,也很失望,但我還是不能往下學,因為我還沒有從這首曲子裏體會到作曲家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師襄子這下徹底無可奈何了,隻好任由孔子去琢磨這首曲子。他心想:“在我收過的徒弟裏麵,孔子是最執著、最認真的一個了!”

又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孔子突然想明白了,他高興地大聲說道:“我現在明白了這首曲子作者的為人了,這個人誌向遠大,有造福天下的理想。除了周文王,誰還能作出這樣的樂曲呢?”

就這樣,孔子把這首曲子又重新彈奏了一遍,結果,師襄子聽了又驚又喜,因為他覺得孔子彈奏得比他還要好,都可以做他的老師了!

學習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一個過程,如果光學習不去思考的話,學到的就隻是一些死知識。如果我們學習時認真思考,對學到的知識努力體會,不停琢磨,直到徹底領會它的意思,這樣才有可能獲得真才實學,才能不斷地超越自己,成為有學問、有內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