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寄早做好了準備,她把梯子放在後院的牆邊。到了半夜她偷偷爬了上去,悄悄地離開了家。到了天亮父母才發現女兒失蹤了,可是這時已經晚了。
李寄可不像以前的那些小女孩一樣隻會坐在縣衙門口掉眼淚,傻傻地等著讓蛇吃掉。她先去找到了一把鋒利的寶劍,和一條很擅長跟蛇搏鬥的獵狗。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到了八月初一,她就抱著寶劍,牽著獵狗進了大山。
在那座蓋好的祭祀用的廟裏,她先拿出幾斤好吃的糯米做成的飯團,加上新鮮的蜂蜜和香噴噴的炒米粉,把它們拌在一起。食物散發出濃濃的香味,味道好極了,然後李寄就把它放在了蛇洞口。
聞到一股香味,正睡懶覺的大蛇很快就把頭從洞裏伸出來了。它的頭又黑又大,就像一座米倉;它的眼睛閃著藍光,就像衣櫥上的兩麵鏡子。普通的女孩子看到這樣的大蛇,早就嚇得癱倒在地上了。可是李寄一點也不怕,她鎮靜自若地站在原地,屏住呼吸不發出一點聲響。
大蛇沒發現她,張開嘴就吃洞口那些香氣四溢的飯團。李寄馬上放出獵狗,獵狗“呼”地撲上去就咬住了蛇的舌頭,使勁兒地往外扯,大蛇的舌頭被咬斷了。這時,李寄繞到了一邊,舉起鋒利的寶劍,對著大蛇的腦袋使勁砍了好幾劍,砍出了幾個深深的傷口。大蛇痛得連連打滾,從洞裏掙紮著爬出來,爬到了廟外的空地上,身子向上跳了幾下,啪嚓,落在地上就死了。
勇敢的李寄走進洞穴,找到了九個童女的頭蓋骨,她們全都被蛇吃掉了。李寄把她們的遺骨包好,從洞穴裏拿出來的時候惋惜地說:“如果你們不這麼軟弱膽小,聽天由命,就不會被蛇吃掉了,真是太可憐了啊!”說完,李寄歇了會兒,還摘了幾枝漂亮的小花朵,就獨自回到了家裏。
父母看到女兒竟然平安無事地回來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聽她講了殺死大蛇的經過,他們更是激動地哭成了淚人兒,把李寄抱在懷裏,連聲地說:“女兒啊,你真是個勇敢的孩子,以後可不要做這種事了。”
李寄歪著小腦袋,笑著說:“爸爸,媽媽,如果不動腦子的話,隻靠勇敢也是沒有用處的!”
後來,東越國的國王聽說了這件事,十分驚訝,打心眼裏佩服李寄,就下了重禮,聘請李寄為他的王後,並且任命她的父親做將樂縣的縣令,她的母親和五個姐姐都得到了賞賜。從這以後,那個地方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妖邪鬼怪的東西。人們寫了很多歌謠來讚頌李寄,一直傳唱到了今天。
當麵對困難和邪惡的時候,決不可膽小怯弱,聽天由命,許多邪惡都是因為我們膽小害怕才變得更加猖狂。就像有些愛欺負人的同學,如果每次被欺負時我們都不吭一聲,甚至縱容他們的壞行為,那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大膽,更加喜歡欺負弱小同學的。這時我們應該勇敢地站出來給他警告,或用一些小技巧來製伏他,讓他嚐嚐我們的厲害,讓他知道女生也不是好欺負的,這樣下次他就不敢再隨便欺負人了。
朝三暮四
——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不妨換種方式
在戰國時代的宋國,有一個老頭很喜歡養猴子,他在家裏專門弄了一座院子,裏麵養了許多猴子。而且,他能聽懂猴子的語言,和猴子進行溝通,這樣的日子別提多快樂了!為了讓猴子吃飽喝足,他寧可減少全家的口糧,也要省給猴子一口飯吃。
不過,好景不長。這一年,他手頭沒錢了,拿不出更多的錢去買水果,於是就打算減少給猴子吃水果的數量。以前每天八個桃,現在想變成每天七個桃。可他又怕這些比人還精的猴子生氣,在跟猴子溝通的時候,就使了一個心眼兒,說:“猴子們哪,以後給你們的桃,早晨三個,晚上四個,你們看行嗎?”
猴子們一聽,早上怎麼少了一個?這還了得!都氣壞啦!一個個吱吱大叫,到處跳來跳去,非常不願意地反對:“不行不行!堅決不行!”
老頭這時又連忙改口,說:“哎呀,好了好了,早上給你們四個,晚上給你們三個,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早上的桃又從三個變回了四個,跟以前一樣,一個個都高興地抓耳撓腮,滿地打滾,答應了老頭。
可是其實呢?它們全都上了老頭的當,每天吃到的桃,還是從八個變成了七個。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要注意仔細分析,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斷這件事到底是好還是壞,防止被花言巧語蒙騙。隻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智慧的小公主!
荀灌娘搬救兵
——空有膽識還不夠,學會動腦才能勝出
荀灌娘是晉朝時候的一個另類女孩兒,她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寫字,對彈琴繡花之類女孩子們都必須學的才藝也沒什麼興趣。最喜歡的就是舞刀弄槍,打拳踢腿!最大的誌向就是當一個女武術家,比男孩子的野心還要大呢!
父母也管不了這個調皮的小丫頭,隻好由著她的性子發展了,而且找來了有名的老師來教她學武。到10歲的時候,荀灌娘已經可以騎馬射箭了,還能把一根小銀槍舞得出神入化,人們都說她是個小女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