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交友篇:“公主”不是通行證,朋友才是護身符(1)(1 / 3)

現代社會是一個人脈社會,不懂得交友隻會被社會淘汰。爸爸媽媽要把正確的擇友觀從小就告訴女兒,教會她對待朋友要真誠、信任,讓她有良好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這樣她才能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安穩!

俞伯牙和鍾子期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很久很久以前,中國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音樂家叫俞伯牙,他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明,熱愛音樂,大家都說這個孩子長大後肯定能成為大音樂家。

當時有一位很有名的音樂老師,他聽說俞伯牙學琴很有天分,就收俞伯牙為徒弟,教他練琴。老師教得認真,學生學得刻苦,幾年的時間,俞伯牙就掌握了彈琴的技巧。但是,隻要是會彈琴的人都知道,琴要想彈得好,除了有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感情。俞伯牙的琴聲因為沒有感情而一直都達不到最高的境界。

有一天,老師把俞伯牙叫到跟前,說:“伯牙呀,我已經把我會的全都教給你了,但是你彈琴還是缺少一種感情,這樣的琴聲隻能說好聽,卻不能打動人的心靈。所以明天我帶你去找我的老師,看看他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教你。”

俞伯牙很開心地點點頭,到房間裏準備了充足的幹糧和衣服,第二天一大早就跟著師傅高高興興地出發了。

兩個人走了很長時間的路,又坐船渡過了大海,最後來到了一個島上。這個島上的景色非常美麗,而且非常安靜。

伯牙問:“師傅,這裏很安靜呢,很適合練琴。您的師傅就是住在這裏嗎?”師傅答道:“他就住在這附近,你等會兒,我現在就去把他找來。”說完,師傅就走進樹林中的小路不見了。

伯牙等啊等,等到太陽都下山了,師傅還是沒有回來。正在這時,伯牙發現一輪明月照在江水上,銀白色的月光在水波的擺動下非常漂亮,整個島上的花草樹木在月光的照耀下都顯得神秘而美麗。伯牙突然有了靈感,拿出自己的琴開始彈奏起來,他閉著眼睛,想著月光下島上的美麗風景,開心地彈著,在琴聲中仿佛都能看到島上的美景。

師傅一直都沒有回來,俞伯牙就在這裏住了下來。從此以後,俞伯牙就每日觀察島上的風景,日出日落、高山流水,還有山裏小鳥的叫聲都讓俞伯牙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他根據這些景物創作了很多歌曲,歌曲中包含著豐富的感情,達到了彈琴的最高境界。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伯牙長成了大人了,他很想念自己的父母,於是離開了這個島,回家去了。

伯牙美妙的琴聲得到了周圍人的讚揚,很快就傳到當時皇帝的耳朵裏。皇帝封了一個大官給伯牙做,並且讓他負責去民間收集歌曲,然後編成一本書。

這天,俞伯牙帶著書童,坐著小船順著長江來到了江南。突然天上刮起了大風,一會兒烏雲就蓋住了整個天空,長江也被狂風吹得一浪接著一浪地波動著。伯牙見到這個場景心裏突然有了靈感,拿出琴彈奏了起來。

就在彈得正開心的時候,琴弦突然就斷了一根。懂得彈琴的人都知道,琴弦突然斷了就說明在附近應該有懂得自己琴聲的知己出現了。

伯牙走出了船艙,看見一位樵夫正在岸邊站著。伯牙邀請這位樵夫進船聽自己彈琴。他想:“我先不說自己彈的是什麼,看看他能不能聽得懂。”於是他就彈奏了一首看見高山時候作的曲子。

當他剛彈完,樵夫就說:“真好!真是一座好高好美的山啊!”伯牙覺得很驚奇,他又接著彈了一首自己看見日出時候作的曲子,誰知剛彈完,樵夫又說:“嗯!我看見了太陽從東方升起來的樣子。”

伯牙嗬嗬地笑了起來,說:“你真是個高手啊!我彈什麼你都知道。”說完,伯牙讓書童準備酒和菜,他們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談起音樂來。在談話中他知道了原來這位樵夫叫鍾子期。

兩人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天亮,都舍不得離開對方。天亮的時候,鍾子期向俞伯牙告別,他說:“伯牙,你還要去完成皇帝交給你的任務,我們今天就先聊到這,等你將來完成任務的時候,一定要回來找我,到時候我們再一起喝酒彈琴啊!”

伯牙很開心,他說:“放心吧!我很快就回來了。到時候我們就能又在一起聊天了!”說完,兩人對天發誓,結拜成兄弟。

由於民間的歌曲太多,分散在國家的不同地方,等伯牙收集完民歌已經是很多年以後的事了。伯牙又回到當日遇見鍾子期的地方,等他的知己好兄弟。

可是一天過去了,鍾子期沒有按時到來,兩天過去了,鍾子期還是沒有來。伯牙等了很長時間,一直都沒有等到鍾子期。後來,在別人的幫助下,伯牙才知道,原來鍾子期早在兩年前就已經病死了。

在當地人的帶領下,伯牙找到了鍾子期的墳墓,他跪在墳前痛哭了起來,他覺得自己失去了這個世界上最理解自己的人。想起以前在一起喝酒彈琴的日子,伯牙心裏就非常難過。他站了起來,拿出自己的琴,對著鍾子期的墳墓說:“兄弟,我來晚了,沒能見到你最後一麵。你已經不在世上了,今後還有誰能聽得懂我的琴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