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裏,煙花下,闔家團圓,小孩子拿著仙女棒,開開心心聚在一起,比誰的火花更大。
父母匆匆點燃鞭炮煙花,然後嗖的一下跑遠。
期間還不忘注意著自家娃子。
爺爺奶奶也笑得慈祥,靜靜看著。
鄰居也忍不住出門,湊這個熱鬧
煙花下,鄰居、老人、父母、孩童,畫麵無比和諧溫馨。
歡聲笑語下,視頻畫麵也逐漸定格。
農家的,普普通通的,在每個人現代人記憶中的畫麵,成了一幅畫卷。
熱鬧又溫馨。
還真的是獨屬於中國人的熱鬧。
各朝代的人看著,也覺得親切,有的朝代雖然沒有煙花爆竹,但看著春聯也覺得親切無比。
原本時間,科技的距離似乎也在這幅畫麵中漸漸消失。
所有人不約而同在心裏想,果然是他們後輩啊,這春節過的,看著真正宗。
畫麵逐漸隱去,虞美人的逐漸出現在天幕中。
[總之,四大發明中的火藥,無論是在文化上,還是在軍事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火藥,距離今天的我們,已經有了1000年的曆史。
軍事上,在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的火藥。
“一硝二硫三木炭。”配方是不是特別好記。]
虞美人說的輕鬆,掌權者眼皮子卻是狠狠跳了跳。
火藥配方是能這麼說出來的嗎。
還是用這麼輕鬆的口吻。
這後世怎麼回事,火藥配方真就一點也不知道保密是吧。
虞美人卻表示問題不大,那些和平的大一統王朝,特別是還沒出現火藥的時代,虞美人直接讓係統消音處理了。
就皇帝跟皇帝身邊的人能聽見。
至於亂世,或者即將亂世的時候,那就無所謂了。
對昏君,留啥情呢。
咳,言歸正傳。
在唐朝,那些煉丹的方士,先是於唐高宗永淳元年首創了琉璜伏火法——
用琉璜、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
唐憲宗元和三年,創狀火磯法——
用硝石、琉璜及馬兜鈴(中藥)一起燒煉。
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混合起來。]
皂角子和馬兜鈴都含炭素。
[黑火藥就這樣,在晚唐時成功登上曆史舞台。
這種火藥在爆燃瞬間溫度可達1000攝氏度以上,破壞力極強。
缺點也很明顯,一點火星就能點燃。]
各朝代奮筆疾書。
特別是配方,加大加粗,多抄幾遍。
務必做到一字不差。
[如果說在隋唐,火藥隻是進入到了起步階段,進展相對緩慢。
那到了兩宋,速度無疑像是坐上了馬車。
在那段時間,兵部令史馮繼升改進火箭法。
要點是在箭杆前端縛火藥筒,火藥燃燒後,向後噴出的氣體把箭簇射出,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噴射火器。
又過三十年,神衛隊長唐福更進一步,做出了火箭、火球、火蒺藜,隻可惜並未受重視。]
一邊說,虞美人也沒忘配圖。
讓人能直觀的看見火器在這個時期的更迭變化。
[毋庸置疑,火藥兵器在戰場上的出現,預示著軍事史上將發生一係列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