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聲音不過剛剛落下,天幕畫麵就接著一轉。
繁華盛景如脆弱的冰麵,轉瞬破碎開來。
隻一瞬間,畫麵轉到一個胡人胖子身上。
隻見那人調動軍隊,揮師長安。
天幕上,唐王朝被燒殺聲填滿,一片亂世之象。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叛亂頭領安祿山和史思明,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從此開啟了8年亂世。]
天寶元年。
李隆基看著長安亂象,聽著天幕解說的聲音,隻覺得目眥欲裂。
怎會如此。
未來的自己當真會如此沒用。
而且,區區一個胡人,他又是如何擁有那麼多軍隊的。
不久前,才任命安祿山為代理禦史中丞、平盧節度使的李隆基隻覺得頭痛欲裂。
急忙下令
“去,抓安祿山,史思明。”
貞觀時期。
李世民更是氣得手抖。
他的長安,他的大唐啊,一個內亂,居然要8年時間平息。
不是說盛世嗎。
一個盛世,軍隊能廢物成那樣。
[安祿山是胡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們又是如何發動一個能讓大唐由盛轉衰的叛亂的,還長達八年之久。]
虞美人這話,無疑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是啊,他們當然好奇。
好奇那個時候的大唐到底發生了什麼,才能變成那樣的人間慘劇。
[其實很簡單,答案就在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唐玄宗李隆基身上。]
虞美人無意把安史之亂講的太深奧。
把起因經過結果講清楚就行。
主要還是自己真沒這個水平。
[聽到這個答案,相信大家並不會感覺到驚訝。
因為曆史上許多的例子已經告訴我們,很多王朝的衰亡,確實跟一個君王的昏聵有關。
李隆基也不例外。
親手建立了一個盛世之後,李隆基怠惰了。
想著,我都已經當了半輩子明君了。
很厲害了,可以休息了。
隨著這樣的想法愈演愈烈,李隆基再也沒有往日的勤奮,開始躺平懶惰。
能臣隨著他的懈怠被排擠出朝堂,圍繞在身邊的,變成了各種溜須拍馬的奸臣。
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靠妹上位的楊國忠。
跳胡璿舞有一手的安祿山。
還有後期與安祿山合作的史思明。]
開元時期。
剛登基的李隆基此刻臉色陰沉如水。
隻覺得有種濃濃的割裂感。
天幕說的真的是自己嗎。
在未來的某一天,年老的自己當真會昏聵至此。
貞觀年間。
二鳳已經被太醫團團圍住。
虞美人抽空看著,十分確定,要是大唐有吸氧機的話,二鳳陛下估計已經用上了。
敗家子什麼,著實氣人。
……
[安祿山史思明自是不必多說,李林甫和楊國忠卻是要說說的。
李林甫,長平王李叔良曾孫,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
開元二十三年以禮部尚書之職拜相。
次年,又代張九齡為中書令(右相)。
後封晉國公,兼尚書左仆射。
他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
後期更是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