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趙匡胤的大黑臉更黑了。
並沒有覺得很開心,謝謝。
什麼叫做他大宋的明君都是靠對比出來的。
就後麵都是他弟弟的後代,趙匡胤也沒有覺得很開心。
這可是他一手建立的大宋啊。
到了後世,怎麼就落得這麼個評價。
趙匡胤握著自己的盤龍棍,目光森森盯著被壓來的趙光義,他倒要看看,趙光義跟他的後代,到底都幹了些什麼。
[宋朝,分為“北宋”跟南宋,享國319年。
北宋除了趙匡胤,剩下的皇帝都是趙光義一脈。
南宋除了趙構,剩下的都是趙匡胤一脈。
兩朝皇帝各九帝,共18帝。
我們今天著重講北宋。]
南宋虞美人並不熟悉,隻認識宋高宗趙構,他收養的兒子宋孝宗趙昚,以及以身殉國的宋少帝趙昺。
但還是知道,甭管南宋北宋,還真就沒一個支棱起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
[北宋皇帝,怎麼說呢。
除了趙匡胤,你根本就說不好哪個是明君。
你說明君吧,感覺他們幹的事情一個比一個離譜,給敵國送錢送的一個比一個快樂。
但你說昏君吧,對比宋朝真正的昏君,好像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如果說,在唐朝別管開元盛世多麼盛大,因為一個安史之亂,我們都能毫不猶豫把李隆基劃進昏君範疇。
那宋朝就沒那麼好界定了。
畢竟按照這個範圍劃分,宋朝皇帝也就分兩種,一種昏君,一種無為之君。]
這邊,虞美人在糾結著。
那邊,趙光義已經挨趙匡胤一棍了。
力道極大,疼得趙光義嗷的一聲。
隻想抱住大哥大腿,他趙光義無辜啊,他什麼也沒幹啊。
……
虞美人索性也不糾結了。
不如全部都講,讓宋朝人自己判斷去。
[我們一個一個講吧。
趙光義,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弟弟,對於他是怎麼當上皇帝的,爭議還是蠻大的。
因此,趙匡胤的死因也成了一大迷題。
趙光義“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絕命毒師”的名聲,就是這麼來的。]
虞美人不打算花太多時間講這件事情,直接放解釋,讓各朝代的人自己看去。
燭影斧聲:指宋開寶九年,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左右不得聞。
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
後晉王趙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金匱之盟:指史料所載宋朝杜太後,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命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弟趙光義,遺書後被藏於金匱。
絕命毒師:後世人認為趙光義是下毒的一把好手,毒死了南唐後主李煜,後又在酒裏下毒,毒死了趙匡胤,成功上位。
……
這三個解釋,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勁爆,下麵更是配有這三個猜測的出處,更是為這三個詞填了幾分可信度。
所有人目瞪口呆。
宋朝曆史這麼精彩的嗎,要不要一開始就這麼刺激。
可後麵還有更刺激的。
[情況差不多就這麼個情況,反正趙光義是成功上位了。
若是他後麵做得好,倒也沒啥可說的。
畢竟唐朝二鳳,明朝Judy上位也不能說多正當,也不妨礙他們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