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挑了挑眉,對於天幕會提到這個,毫不意外。
小島上銀礦多在明朝已經不算是什麼秘密了。
在明朝,島國也因此被稱為“銀群島”。
畢竟自宋朝開始,從島國進口大量砂金這件事已經毋庸置疑。
朱棣歎了一口氣,需要進口別人家銀子的感覺真不爽,要是能處理了該多好。
……
虞美人卻覺得能再接再厲。
[這座銀礦能開采多久呢,這裏可以給一個較為明確的數字,四百多年。
此外,島國的金礦也十分讓人心動。
在17世紀初,這座金山的產量也曾是世界第一。
那塊地不大,有金礦,銀礦,鐵礦,還有對於製造火藥很重要的硫磺礦脈。
那裏的人還特別吃苦耐勞,特別適合去修路,修長城,修水渠。
苦活累活都可以扔給他們,解放本國民眾。]
虞美人這話說的特別認真,一邊在天幕上,切換島國礦產分布圖。
一邊暗戳戳慫恿。
誰叫特殊時期,小日子也沒少幹這種在種花抓免費勞工的事情。
她說這話,那是一點也不虧心。
秦朝。
被秦朝過於短的壽命弄得應激了的祖龍眼睛亮了。
嬴政最近一直在思考他大秦滅亡的原因,也決心放慢他大秦的步伐,給大秦百姓喘口氣的時間。
但有些工程卻不是想停就能停,就海南島,他是一定要找到並拿下的。
現在已經派人出去做先鋒,探聽方向去了。
如今,天幕倒是給了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不說那個島國在他們這裏實在沒什麼威脅,一個徐福就能在那個地方稱王稱霸還稱神。
就說那麼多金礦銀礦鐵礦硫磺礦,放在那裏多浪費啊。
放進他大秦的口袋那才叫物盡其用。
想辦法讓當地人幫忙挖礦,並把那裏的人弄過來幹活。
想來他大秦百姓,應該不會太過於反對這樣的安排。
……
並不知道祖龍到底在想什麼的虞美人,仍然在努力加碼。
在封建王朝後期,島國確實有那麼點不好解決。
但封建王朝前期並不是這樣。
她就想,秦末時期楚漢之爭是躲不掉了。
但是啊,那個時候的項羽若是又失敗了,也別那麼著急自刎啊。
他不是老屠城嘛,去島國把那裏的土著給屠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是嗎。
想著,虞美人努力把礦藏圖放大,特別是那些礦藏數據,務必要勾引每個心動的老祖宗咬鉤,去把這個又大又圓的桃子摘了。
[礦藏的事情說到這裏,我們言歸正傳。
元朝跟島國的淵源大家大概清楚。
接著是明朝,一個不太走運,一生都致力於跟島國鬥智鬥勇的朝代。
明朝剛剛建立時,也就是洪武帝時期,島國仍然沒有安定下來。
但亂久了,慢慢會和平下來是注定的。
明朝就是出於這麼個時期。
但很可惜,雖然島國和平了,但不少“亂世佳人”落海為寇,這也導致明朝海患越來越嚴重。]
明朝。
朱元璋點了點頭,雖然他對於明朝後期的曆史不是特別清楚,但現在確實是這樣。
他的海禁政策就有這一部分的考量。
但現在看來,好像是一步徹頭徹尾的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