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作物先講到這裏。
我們接下來的時間,會按照糧食如何增產,農具發展史,曆代農業大家及農書的順序跟大家簡單講述。
最重要的是,我們時間緊任務重,要在有限的時間裏,把土、肥、水、密、保、管、工,這八個基本措施講清楚。
務必讓大家知道,種地不單單是農民的事,更是國家的事,是知識分子的事。]
對於天幕的此番論述,大多數知識分子都嗤之以鼻。
他們努力學習知識,是為了封侯拜相的,可不是為了跟那些農民一樣,一天到晚地裏刨食。
對於古代人有這樣的思想,虞美人是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不然古代農書才那麼少呢。
還有那麼多不留名的,或者在序言時要掩飾一番,再提筆寫正文的。
就可以見得,雖然古代很看重農業,但又好像也沒那麼重視。
不然咋一天到晚嫌棄這那的。
……
[既然要講農業,我們就先講最重要的,如何讓糧食增產。
種過地的應該都知道,一片原本非常肥沃的地,連續種幾年之後,也會慢慢變得不那麼肥沃。
原因其實很簡單,用最容易讓人理解的話來說,就是土地跟人一樣,累了是需要休息的。
土地的一些營養就那麼多,一年種還好,年年種就不行了。]
百姓聞言,皺了皺眉。
天幕話說的十分簡單,他們也都能聽得懂。
但問題是,他們若是不種地的話,根本就沒辦法養活他們全家。
他們年年都要交稅,自己家也要有嚼的,不能不種啊。
……
[當然,這裏並不是讓大家真的讓地休息幾年,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大家其實可以跟種土豆一樣,今天我們種土豆,明年我們種點其他的。
也就是用輪作的方法減少土地壓力。
當然,對於輪作這一方麵,大家要特別注意兩點:
第一點,適當增加豆科作物種植麵積。
在輪作過程中,四年左右種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
大家可能沒聽過氮素是個啥,但豆料綠肥作物經翻壓入土後,大量的根、莖、葉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這點大家記住就好。
第二點呢,種植耗地力作物要控製年限,豆類和瓜類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輪作,這樣有利於恢複地力,又防治病害。
土地可以每年種,但一定不要重茬,特別是那種特別吃肥的作物,還有容易得病的作物。]
各朝代眾人點了點頭,第一次接受這種知識的人恍然大悟。
天幕原來是這個意思嗎?
盡量不重茬能保持土地肥沃,對土地有好處。
好的,記住了。
……
[想要讓糧食增產,除了這一方麵,還有就是,植物授粉。
對於這一方麵,我不能說是百分百清楚。
但可以跟大家簡單說一說。
大家來這這朵花,是不是特別漂亮。]
說著,虞美人調出一張圖片,是梨花,這張圖光影打的特別好,特別好看。
愛花人士自然點頭。
宋朝更是說不出來的矜持,他們可是最喜歡在頭上別花的。
雖然別的是假花。
[這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每到他們花開的季節,就到了他們繁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