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被cue的儒家:……
講農學就講農學,沒事說他們做什麼。
天知道,因為天幕針對腐儒的那一期直播,讓他們沒之前那麼好混了。
再也不是他們說啥是啥,占領輿論高地了。
甚至偶爾時候,冷不丁還要被刺兩句。
如,“講得很好,下次別講了。”
“這就是腐儒吧,原來長這樣啊。”
“就是啊,也沒有三頭六臂,怎麼這麼惡毒,連聖人都不認他們呢。”
“沒辦法,是他們自己又蠢又毒,這就是不做好事的報應。”
現在天幕還想怎樣,當他們不存在,做彼此的天使不好嗎?
虞美人:不好。
……
[當然,這麼多農書一本本講過去肯定不現實,我們主要還是按照時間線來講“五大農書”及同時代的農學家。
這兩個話題,我們按照時間線一起來看。]
各朝代眾人點點頭,認真記筆記,同時也不忘觀察著身邊的人,好奇他們這個時代有沒有什麼出名的農學家。
或者農書也可以。
百姓搓搓手,迫不及待聽著。
帝王臣子們也格外認真。
開玩笑,這可是能名留青史的事情。
別管是不是自己,是自己手下(身邊)的人,就夠了。
最重要,現在知道了,若是這人不在身邊,也能提前重用不是。
……
[先說《氾勝之書》,有沒有覺得很熟悉。
沒錯,我們之前就淺淺提過。
它是西漢晚期氾勝之彙錄的一部農學著作,一般也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書。
《漢書‧藝文誌》就著錄“《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算是後世的通稱吧。
這本書,是氾勝之總結編撰,在西漢的黃河流域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的總結。
主要內容呢,包括了耕作的基本原則、播種日期的選擇、種子處理、個別作物的栽培、收獲、留種和貯藏技術﹑區種法等。
更是詳細記載了13種的作物的栽培技術,以及各種種田的方法。
諸如區種法,溲種法﹑耕田法﹑調節稻田水溫法﹑桑苗截乾法等。
總而言之,是專業程度,知名度都很高的一本書沒錯了。]
虞美人介紹著,也不忘在天幕上放出各種種田法的解釋。
百姓看著,也為這個著書人的細致驚歎。
有些事情,他們真的隻是經驗之談。
憑著經驗啥時候撒種,怎麼撒種。
但原來那麼早就有人把這些都詳細記錄並且總結下來了嗎。
果然天幕是對的,多講講這些人物,能讓他們長見識。
……
[介紹完他的書,我們再介紹一下他這個人。
氾勝之,古代著名農學家,生卒年不詳,大約是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是氾水(今山東曹縣北)人。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麻煩氾先生提供一下生年嗎。
當然,這是個人隱私,不說也可以。]
要是知道了,多攢一點,到時候就能在要送出去的文物裏偷偷夾帶點私貨。
比如曆史上到底有沒有花木蘭原型,如果有,她叫什麼啊。
還有就是,花木蘭的作者是誰,有沒有其他作品。
再或者是墨家木鳶的做法啊。
或者其他在現在已經遺失的珍寶。
雖然感覺一時半刻想要弄到這些很難,但做人嘛,夢想還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