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王禎農書》(1 / 2)

[大家可能會想,74歲高齡才完成的書,一定記錄了很多內容吧,字數一定特別多。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陳敷農書》隻有3卷,被陳敷分為22卷,一共加起來也才1.2萬字。

這並不短,但遠沒有達到動輒幾萬字的字數。

但這1.2萬字中,卻被陳老先生塞了滿滿當當的幹貨,想要消化並且應用出來,也遠沒有那麼簡單。

在上中下三卷書中,上卷講了論述農田經營管理和水稻栽培。

這也是本書的重點。

中卷敘說養牛和牛醫。

下卷栽桑和養蠶。

這乍一看,大家是不是覺得平平無奇。

就這,有啥好被評為“五大農書”的。

但大家可別酸,先不說書裏有多少真正有用的經驗。

就說,在《陳敷農書》之前的農書,更多是在總結北方黃河流域一帶的農業經驗。

而《陳敷農書》,是第一本反映南方水田農事的作品。

這第一的分量和位置,難道還不足夠嗎。

也許大家會認為,這還不足夠,這光第一有啥用啊。

但問題是,人家作品裏也不缺幹貨啊。

做人的成功是不分年齡,也不在乎作品字數的多少,也跟他有沒有當官沒有必然的聯係。

他的作品,讓他能擔得起這份名譽。

望周知。]

聞言,說酸話的人麵容一囧,也不敢再說些什麼了。

就害怕自己會像是其他前輩一樣,會被掛在天幕上示警。

他們可不樂意被人當猴看。

……

虞美人能說這話,是察覺到當她說出陳敷的年齡後,各朝代都有些躁動。

雖更多都是正麵的,但酸言酸語也是不少。

是以,虞美人的語氣也難免就重了些。

也不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立場說這些話。

想說,可以,拿出有價值的作品來。

有本事在作品上碰一碰啊,酸年齡算是個什麼事。

這樣想著,也沒有耽誤虞美人又講了個宋朝的農業大家。

這才又說起下一本農書。

[下一本農書,是元朝時期寫的。

說起來有些意外,現代人印象中的元朝,都是武力值上特別彪悍,鐵騎天下無敵。

但其他方麵實在不太好說。

但實際上,如果仔細講解,元朝的一些方麵,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優秀。

比如說,對於給前朝修史這一方麵。

元朝就相當大氣,直接修了三本。

分別是《宋史》、《遼史》和《金史》。

再比如說元朝的行省製度、京杭大運河和對天文學的研究。

總莫名給人一種野獸嗅薔薇的反差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朝98年的時間中,出現了三本在我國曆史中,都非常重要的農書。

分別是《農桑輯要》、《王禎農書》和《農桑衣食撮要》。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王禎農書》]

元朝。

忽必烈聞言,眼神幾不可見的迷茫了一瞬。

野獸嗅薔薇,什麼玩意。

天幕這話,應該是在誇吧。

忽必烈表示,他怎麼就這麼不確定呢。

算了,就當天幕是在誇吧。

這可總算是從天幕口中,聽見對他大元的好話了。

也是不容易。

話又說回來,這三本書都是誰寫的,有跟他他這個時期的人嗎。

大概有吧,畢竟他大元攏共98年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