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蝗蟲問題(1 / 2)

各朝代,百姓們不少放下了手上的農活,聚在一起偷偷討論著,明朝萬曆年間離他們是近是遠。

從前他們生活,隻有周而複始的活動,像是豐巢中一隻隻不那麼起眼的工蜂。

如今,休息時,吃飯時,做著自己事情的時候,他們似乎總能夠有所話題。

此刻,百姓們認真動腦子的時候,小孩們悄悄記在一起,

打賭天幕接下來會講什麼。

……

不出意外是討論中心的虞美人,對此卻並不是十分知情。

仍然在按照剛才的節奏,準備快速將農書這個話題結束掉。

已經用太長時間了。

[除了一些技術性問題之外,徐光啟還記錄了有關於曆史上,天災的出現,及應對方法。

比如蝗災,他就把中國曆史上,從春秋到元朝所記載的111次蝗災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了分析。

發現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得出“涸澤者蝗之原本也”的結論。

他還對蝗蟲的生活史,進行了細致的觀察,並提出了防治辦法。

是一個,觀察和研究都很細致的大佬,沒錯了。]

唐朝。

二鳳陛下一個仰臥起坐,整個人都因為天幕最後的兩句話支棱起來了。

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終於等到天幕說到蝗災的時候了。

嗚嗚嗚,真的太不容易了。

天幕若是再不講,他大唐實在沒有辦法,他也隻能讓他大唐百姓,先試試水煮蝗蟲到底是個什麼味道了。

……

[蝗蟲,蝗災,是我種花兒女,從古至今一直在抗爭的東西。

他們見什麼吃什麼,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偏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們根本就找不到他們因何而出現,隻能被動的等待。

雖不能說,時至今日,我們終於把蝗蟲問題徹底解決。

但古往今來的經驗,我們還是可以趁此機會,來仔細探討探討的。]

天災這一方麵,虞美人是打算單獨跟一些東西放在一起來講的。

但她又實在想起,之前整理天幕彈幕的時候,二鳳陛下那幾乎快要刷屏的“蝗蟲”二字。

好歹是自己喜歡的小鳳凰。

給點特權,提前講怎麼了,

沒怎麼好吧,講了。

……

[老祖宗們解決蝗蟲的方法千奇百怪,十八般武藝都齊上陣,

但終歸有一件事,古往今來的種花人都是殊途同歸的——吃了。

有多少人想著,既然解決不了你,那就不如直接吃了得好。

這裏點名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在曆史書中,他生吞蝗蟲的形象,特別讓人印象深刻。]

唐朝。

李世民聞言,有些無奈。

好家夥,真的好家夥。

如此看來,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唐朝的蝗蟲都沒有被控製住。

而且,他是吃過蝗蟲皇帝的名聲,怕是要在大唐風靡起來了。

想著,二鳳卻並沒有太過生氣。

隻是被調侃兩句而已,就能換取處理蝗蟲的方法,值了。

但現在問題來了,蝗蟲吃了,真的沒問題嗎?

……

這個疑惑不過是剛剛冒出,虞美人的答案就隨之而至。

[對於吃蝗蟲這件事,後世真的時常感慨。

太宗陛下是真的幸運,在那個時候吃到的居然是一隻普通蝗蟲,而非成災的蝗蟲。

在這裏,我也不給大家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