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害羞.jpg。
果然,人就要多做好人好事,就像給宋理宗尋回頭骨什麼的,這不好人有好報了。
吳大帝孫權:???他招誰惹誰了,就莫名其妙多了個鄰居。
還莫名其妙在明孝陵,我也想知道為什麼啊,要問不應該問“明孝陵為什麼在孫權墓旁邊嗎”?
下次問問題能不能謹慎一點。
崇禎帝朱由檢:…… 盜吧盜吧,他現在可沒心情關心這些有的沒的。
康熙乾隆:…… 所以就活該我們當倒黴蛋是嗎?
特麼的,氣死他們算了。
……
[有幸運兒就有倒黴蛋,宋理宗就不用說了,倒黴蛋中的倒黴蛋。
但你們估計誰也想不到,這世上居然還有比宋理宗、康熙和乾隆還要倒黴的倒黴蛋。
說起來,這還和近現代有點關係呢。
畢竟第一次嘛,經驗難免有些不足,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一口氣說完這些話,虞美人抿嘴露出了一個有些羞澀的笑容,畢竟是現代自家人做出來的事情。
明朝。
自從聽見明十三陵除了崇禎帝受了點災,其他帝陵都沒事,他們整個人一下子都放鬆下啦。
一個個揮揮手,無所謂的樣子。
他們明朝帝陵都沒事,天幕講吧講吧,他們是穩坐釣魚台,半點不慌。
……
[我們說過,在現代,除非是出於研究目的,或者搶救目的,我們是不會主動打開陵墓,挖掘陵墓的。
說實話,我們之所以會定下這樣的要求,是跟我接下來要講的事情有些關係的。
這件事,大概是發生在剛建國的那些年,差不多1956年左右。]
特殊時代。
圖書管理員嚴肅了神情,啪嗒啪嗒抽幾口煙,心裏想著,如此看來,這件事情應當是極其嚴重的,現在離建國還要好一些時候呢,嗯,得先記住了,等建國之後,可不能再犯錯誤了。
……
[其實一開始的目的也是好的,想著要研究明史來著,而沒有任何一個方式,能比直接挖一個明代帝陵更加快速的方法了。
於是,他們申請要挖明十三陵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寢陵——明成祖朱棣的長陵。
決定挖掘明長陵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尋找失傳已久的《永樂大典》。]
明朝。
明成祖朱棣噌的一下抬起了腦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見了什麼。
怎麼辦,他突然感覺好慌啊。
聽天幕那語氣,就是知道這次計劃肯定不是個什麼好的。
都說他長陵保存的最完好了,你沒事惦記幹嘛?
所以,後續呢,那個比宋理宗還倒黴的倒黴蛋到底是不是朕。
若真的是他,他……
你想要《永樂大典》永樂大典你早說啊,你沒事挖朕的陵墓做什麼,朱棣氣的牙癢癢。
……
透過係統,虞美人看見朱棣那氣到快背過氣的模樣,也想起了,這可是她的大金主,把金主氣炸多不好啊。
也不賣關子了,直接公布答案。
[很幸運的,明長陵保住了,畢竟是做考古的,也真不能隨隨便便炸個盜洞進入,所以隻能辛辛苦苦尋找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