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朝。
張太皇太後聽著天幕所言,有些沉默。
她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妻子,一生更是經曆了洪武朝、永樂朝、洪熙朝、宣德朝以及正統朝。
從洪武朝嫁給朱高熾,一直到正統朝的垂垂老矣,她自認對大明朝沒什麼虧欠的地方。
倒是沒想到,是自己一時心軟帶回來的丫頭生下來的孩子,害了她大明朝。
想她一生清醒,就是如今孫太後的母親在她麵前覬覦著正妃位置時候,她也未曾踏出去一步。
卻未曾想……
張太皇太後重重歎了口氣。
如今說這些已經無用,何況如今,無論是她,還是“三楊”都還活著。
事情還沒有到窮途末路的時候,她也沒有老眼昏花。
所以,朱祁鎮又到底做了什麼呢。
至於王振,別管他是不是王伴伴,絕對不能留了。
此時,大明頭腦清醒的並不少,皆無比認真的看著天幕。
他們不想大明的榮耀,斷送在他們這一代手裏。
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
無疑,此時天幕的話,牽動著五代,應該是六代的心。
他們都想要聽聽,這個朱祁鎮到底做了什麼。
景泰時期。
北京保衛戰剛剛過去,身為一個被趕鴨子上架的新君,朱祁鈺整個人緊張地快沸騰了。
心裏咕嘟咕嘟冒著不確定的泡泡。
他並非嫡長,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當上九五至尊。
想起朝臣們殿上打死王振餘黨的英姿。
完蛋,他更緊張了。
所以,天幕能不能在說他兄長之餘,也多說說他。
最起碼讓他知道,他這個皇帝做得怎樣,他有沒有擔得起這個重擔。
……
各朝代人心聲各個嘈雜,但無奈他們都是自己頭腦風暴,虞美人是一個也沒聽見。
因此,虞美人仍然按照自己的節奏往前說著。
[說起王振其人,我們很輕易能夠在腦海中給他勾勒出一個超級大奸佞形象。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當他沒有得勢的時候,他能努力苟著,討好未來天下的主子。
但當他一朝得勢,他能直接原地飛升。
比如,開國皇帝朱元璋鑒於漢唐宦官專權,就在皇宮門口立了一塊三尺高的鐵牌,上麵寫著“內臣不得幹預政事,犯者斬。”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一看這牌子挺好,也把這塊鐵牌扛過去了。
然後,等王振大權在握的時候,就看著牌子哪哪都不順眼,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直接假傳聖旨,說“奉皇上口諭:速將宮門鐵牌碎了,欽此。”
於是鐵牌沒了。
可誰又能知道,無論他被稱為“翁父”,還是矯詔碎了鐵牌,也隻是他在作妖之路的一小步呢。
在豬隊友和煞筆這件事上,大家要保持警惕,因為1+1永遠大於2。
特別,王伴伴太監加盟的豬隊友,還是位高權重的一國皇帝。]
宋朝。
宋仁宗倒吸一口氣,隻覺得這王振著實離譜。
這要是在他大宋,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要知道,在大宋,除了“重文抑武”之外,最常出現的詞彙是什麼。
是“祖訓”,是太祖太宗的“不殺士大夫”。
所以,在他大宋,哪裏會存在一個太監把開國皇帝立牌子拆了,這件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