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明朝棄邊,爭當大冤種(1 / 2)

但朱祁鎮哪裏在乎這一點,畢竟對於他來說,明朝上下,可是連他造成了土木堡之變之後,還好吃好喝供著他。

甚至還想要讓他重新登基。

所以,他無論做了什麼,百姓們都會原諒他的,不是嗎。

他又有什麼錯呢。

有錯也一定是朱祁鈺的錯,朝臣的錯,百姓的錯,而不是他的錯。

他是對的,所有人都會原諒他,沒有誰比他更清楚這一點。

……

而虞美人卻並不在乎朱祁鎮是真暈假暈,她就是想見朱祁鎮死。

[明朝敗家皇帝朱祁鎮也差不多說完了,我們簡單說回土木堡之變。

更恰當來說,我們應該說回也先為什麼有膽子挑戰明朝。

怎麼說明朝的三大營也不是開玩笑的。

事實上,這件事情可能是必定發生的,因為明朝雖然有“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剛明稱號沒錯。

但他們從朱棣就開始的棄邊問題可真不是開玩笑的。

特別是在朱棣駕崩,仁宗繼位以後——

“自仁宗不勤遠略,宣宗承之。”

這話什麼意思,不用我多說了吧。

然後,蒙元異族又趁此機會安插很多奸細,還把明朝當成土大款,可勁薅羊毛;上邊啥也不知道,還真以為啥事沒有,對異族特別優待;奸細見縫插針透露情報。

隻能說,明朝跟瓦剌的戰爭,遲早會發生。

但如果沒有朱祁鎮和王振,怎麼著也發展不到土木堡之變和北京保衛戰那種程度,這是肯定的。

我都要懷疑,朱祁鎮和王振是不是就跟完顏構和秦檜一樣,是瓦剌安插在明朝最大的臥底,才會那麼不留餘力的坑死明朝二十萬大軍。]

虞美人有這樣的感慨,倒也不是有意的,實在是看完朱祁鎮到經曆後,情不自禁。

但瞬間讓永樂朝的少年朱瞻基懷疑了。

永樂時期。

還在分析並深深反省天幕那句“自仁宗不勤遠略,宣宗承之”的朱瞻基,聽見最後一句後。

先是不相信,後是懷疑人生,覺得怎麼就不可能呢。

畢竟他長這麼大,是真的沒見過蠢的像是朱祁鎮那麼別致的。

若天幕的猜測才是正確的話,朱祁鎮那就不是蠢了,那是大智若愚。

話又說回來了,朱祁鎮不會真的不是他的親兒子吧。

這麼離譜的猜測他也不想有的,但朱祁鎮,真的太離譜了點。

貓貓警惕.jpg。

但還沒等理出個思路,屁股就被踹了一腳,下意識回頭,就看見自家爺爺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說真的,有一種說不出的猙獰,“自仁宗不勤遠略,宣宗承之?”朱棣咬牙切齒問,“看把你們給能的,邊防你們是真不管了?”

朱瞻基看著朱棣難看的臉色,哪裏還敢發散什麼思維,毫不猶豫跪下,幹脆認錯。

他現在還沒做這件事,先跪下來準沒錯的。

洪武時期。

朱棣也毫不意外經曆了朱元璋一頓愛的教育,“棄邊,咱讓你棄邊,能的你,看老子不抽死你。”

朱棣一臉懵逼,但這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不敢反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