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 章 夏、商、周、秦女性地位(1 / 2)

啊這,所有人都沉默了。

天幕你其實可以不用解釋的這麼明白的。

而且對於母係社會,他們也真的沒有那麼好奇的。

所以,要不這個話題直接略過行不行。

……

略過是不可能略過的,虞美人要繼續講。

[母係社會的出現,是隨著原始農業及家畜飼養的出現的。

而在當時,作為其發明者的婦女在生產和經濟生活中、在社會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導地位和支配地位。

在當時的婚姻習俗,自然也不是大家認知中一夫一妻多妾製,而是走婚製。

男不娶女不嫁,通過暮至朝離的走訪來實現男女雙方的結合。

男女雙方各自在所屬的母係大家庭中生產和消費, 承擔養育後代的義務。

走婚的雙方在性關係和經濟關係上互不獨占,這就是走婚。

母係社會的家庭構成就是以女子為主,女子的哥哥或者弟弟就負責照顧女性的孩子。

而男性呢,不需要照顧自己的孩子,隻要照顧自己母係血脈中的孩子就行了。]

虞美人個人還是更喜歡現代婚姻的,但這並不妨礙她講述母係社會的家庭。

但虞美人能接受,卻不代表著其他人能接受啊。

他們幾乎是震驚的對著天幕所說,那樣的一個社會,也太驚世駭俗了吧。

這這這……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震驚的,因為走婚這件事在中原是不常見,但不代表少數民族就沒有。

所以,見識過的人直接理直氣壯反駁,“這是異族的習俗,虞姑娘你就是要生搬硬套,也不能如此。我華夏怎麼會有這樣的習俗。”

……

虞美人對此也早有準備,畢竟在現代都有還保持著走婚習俗的少數民族呢,老祖宗們知道怎麼了。

[哦,這裏補充一點,中原這樣的婚姻習俗是在秦漢時期逐漸銷聲匿跡的。

走婚也因此,逐漸變成了獨屬於少數民族的婚姻習俗。

言歸正傳,母係社會到底是怎麼回事,我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

後來隨著生產力和經濟發展,加上原始社會農業的發展,男人天生的體力優勢在勞動中顯現出來,男性開始在社會生產和社會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也是因此,社會重心逐漸朝著男性轉變,社會的話語權也被男性掌握。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女性的身份雖然有所降低,但並不是十分離譜。

在夏商時期就是這樣,它並不是一個完全的母係社會,女性的地位也確實有所降低,但透過“嫦娥奔月”等故事,我們也能夠看到,那個時候的女性並不是不敢反抗的。

雖然是神話,但也可以說,嫦娥本身奔月的這一行為,表明了當時女性的勇氣,一個敢於碾碎性別壓迫和多妻製度的女勇士。]

虞美人知道,自己說完嫦娥奔月是代表女性反抗精神的神話時,肯定有人發懵。

因為這不是一個愛情神話嗎?

就跟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一樣的虐戀。

但實際上,虞美人說的是另一版本。

是屈原的《天問》中說的:“後羿成為射日英雄後,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曖昧關係,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一氣之下就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這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