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武則天的一生(1 / 2)

突如其來的騷,閃了眾人的腰。

別說,這夫妻倆心都挺黑。

武則天下詔不說,他們就不信背後沒李治的默許。

厲害。

唐朝。

李治挑了挑眉,也分外愉快,愛情不愛情的他也不想分析,但可以肯定,在對抗世家這一方麵,他跟武皇後真的是合作愉快。

但現在……

並不知道永徽時期很多人,對這期天幕聽見的都是“嗶——”的李治有點苦惱。

這麼聰明又膽大的合夥人是真的不好找啊,苦惱.jpg。

但女皇什麼的,確實有點太刺激了。

代唐立周什麼的,他這點承受能力還是有點接受不了的。

不過,殿試?

武周。

武則天有點散漫的聽著,並不苦惱李治時期的自己會怎麼樣。

反正現在做皇帝的是她自己,慌什麼?

至於那個時候的自己能不能保全自己,那個時候會不會再多出一位皇帝,這就要看她能不能應對了。

李治又是否願意輕拿輕放。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帝的意思,是她才是唯一被承認的嗎?

倒是有趣。

……

[除此之外,武則天也格外重視官員貪汙的問題。

她麵對貪官汙吏的態度,基本承襲貞觀年間整頓吏治、嚴懲貪汙的政策。

對於貪贓枉法的官吏,不論官位高低,一律嚴懲不貸。反之,對於賢才則破格拔擢。

《資治通鑒》中就評價那個時期是,“……然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挾刑賞之柄以駕禦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

同時,武則天還廣開言路,並特別注意百姓冤情。

垂拱二年,她就設銅匭於朝堂,鼓勵百姓上書言事 。

當然,她還任用酷吏就是了。

在經濟上,武則天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我們之前說過,在武則天時期,唐朝的均田製其實已經開始瓦解。

土地兼並的問題可以說是相當嚴重,導致了不少農民因此流離失所。

而武則天,對於這些農民也保持了相對寬鬆的政策,所以無論怎樣,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是相對穩定的。

在農桑上,武則天更是無比關注,其中包括了,規定對地方官吏的考核,以農業生產是否發展作為重要標準。

如果州縣官吏所在地區“田疇開辟,家有餘糧”者則予以獎賞。

反之,如“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則加以懲罰。

另外,武則天掌權之後,還積極推行先進的農業知識。

並命人撰寫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

所以,在武則天時期,均田製雖然已經開始瓦解,但社會總體來說還是安定的。

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戶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的615萬戶。

我國古代是亂世還是治世,統治者到底怎樣,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從人口增長率反應出來的。

在軍事上,武則天的爭議就比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