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眾人:……
想起自己平日裏嘮過的八卦,突然心虛。
啊,天幕不會要說那些吧。
不會吧不會吧。
應該不能吧。
越是想,眾人越是不確定。
心虛.jpg。
……
並不知道他們嘮過什麼八卦,也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內心的心虛的虞美人,此刻興致勃勃。
不然她肯定是要先吃吃瓜,了解一下內情的。
[在《儒林親事》中有記載這樣一個案例,“一富家婦人,傷思慮過甚,二年不寐,無藥可療,其夫求戴人治之。
戴人曰:兩手脈俱緩,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與其夫以怒而激之,多取其財,飲酒數日,不處一方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進,脈得其平。”
大白話就是說,一個婦人平日裏思慮太多,導致她兩年睡不著覺。
她丈夫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為此四處求醫,大夫告訴這個丈夫,說要故意激怒這個婦人就能解決問題。
她丈夫照做,婦人大怒,汗如雨下,當夜就睡著了。
接著如此睡了八九日,身體恢複如初。
就乍一看有點離譜,仔細一看,人大夫說出這方案,居然還是有理有據。
這是根據《內經》中,“思傷脾、怒勝思”的中醫情誌療法治療。
關鍵是,像是這種記錄,還不是隻有一次記錄。
在《呂氏春秋·至忠篇》也有記載,戰國有一名醫,名叫文摯,曾以激怒他人的方法為人治療抑鬱症。
事情是這樣的,齊國的齊閔王莫名的,整日開始愁眉苦臉,鬱鬱寡歡,還周身不適。
太子也是看在心裏,憂在心裏,於是派人請了文摯來。
文摯對此就表示,“大王肯定能康複,但必須得先激怒患者,讓他宣泄一下心中怒火才行。”
太子就表示,“文神醫你就放心幹吧,我必定保你性命。”
於是文摯果斷就放心幹了,先是三番四次的爽約,讓患者齊閔王心情極其不爽。
其次文摯履約,但他不下跪也不施禮,並穿著鞋子直接踏上齊閔王的床,踩著齊閔王的衣服詢問病情。
齊閔王不就是整日愁眉苦臉嗎,也沒心情搭理這麼個看起來腦子好像不太正常的大夫。
但無奈文摯作了一把大死,那是什麼大逆不道的話都敢說啊。
於是,本來愁眉苦臉的齊閔王瞬間被激怒,病就這麼好了……
然後,說好了要保文摯不死的太子不阿聲了,文摯也就這麼被處死了。]
各朝代眾人:……
天幕雖然並沒有聊他們的八卦,但這方法好像也沒毛病啊。
悲傷難過的時候,發泄出來不就好了嘛。
這多有道理的一件事情啊。
就是那個文摯恐成最大怨種。
戰國,秦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嬴稷都沒想到,自己會在這次天幕中聽到自己老朋友的消息。
有點沙雕。
從未聽過抱著他的人居然會發出這麼狂放的笑聲,小嬴政抬眸,看向嬴稷的胡子(隻能看到這個),表情懵懵的。
倒也沒有被嚇到,但發生甚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