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材料的準備,石灰石的燒製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生石灰會隨著時間分解,並與水反應產生石灰乳,這個過程稱為水化或堿化。
把生石灰跟水混合之後,等待就可以了。
隨後,用的就要做其他準備了,也就是粘土,跟水混合使其成為可塑性就行。
預備好石灰乳和粘土後,我們就將這些按比例混合就好。
需要將兩到三份的粘土與一份的石灰混合,然後混合均勻,並加入少量的水。
這個過程稱為“封存”或“熟化”,其目的是讓兩種材料充分結合並變得更硬更耐久。
一旦石灰和粘土混合在一起並封裝熟化,就可以添加適量的砂。
做到這一步的時候,我們需要將砂跟石灰粘土混合在一起,並反複攪拌,直到砂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混合物中。
完成完成這一步後,還要將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然後用工具平整表麵。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混合物會凝固並變得更堅固和耐用。最終形成了我們所知道的水泥。
大概的步驟就是這些了,大家可以先小規模試一下,感覺應該不會特別難的。
要求較高,且要注意的,就是燒製石灰石的溫度,一般來說要在900-1100攝氏度左右。
這樣的單位大家應該沒聽說過,但看爐火的顏色應該也能大概判斷出來。
一般來說,爐火的溫度在600℃以下時,爐火呈暗紅色。
升至700℃時變成深紅色。
升到1000℃左右,火焰就會變成橘紅色。
1200℃時火焰會逐漸變成金橘色。
反正據我所知,燒瓷器和青銅器的溫度就能燒石灰了。]
秦朝。
嬴政聽完最後一句,原本打算下令找幾個工匠的動作頓住,眼睛蹭的一下就亮了。
他本以為自己注定跟水泥無緣了,誰知竟然還有意外之喜。
最重要的是,這個製作流程聽起來雖然麻煩了點,但他隻要稍微一想,就知道這個水泥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絕不隻像是天幕說的那麼簡單。
還有天幕中那麼平整的水泥路,對他這麼一個見了土地走不動道,得到土地就想在上麵修路的基建狂魔來說,他根本就抵擋不住誘惑好嗎。
同時,嬴政卻忍不住想到另外一個問題。
假設他們這個時期的溫度真的達不到的話,天幕會不會再說說能讓火焰溫度提高的辦法。
到時候是不是連帶著煉鐵的問題也能一起解決。
嬴政忍不住陷入沉思。
東漢。
作為一個在煉鐵技術有西漢給他們鋪路的朝代,劉秀自信勾唇。
如今看來,這水泥注定會是他大漢的囊中之物了。
至於這個配方可能不那麼靠譜,需要多實驗幾遍,會不會很麻煩?
那都不是問題。
無論怎樣,這都比要從頭摸索來的好吧。
且天幕講的步驟也是盡量清晰,他們頂多是需要靠著自己多摸索幾遍而已。
問題不大。
……
[水泥的製作步驟差不多就是這些了。
接下來就是紅磚了。
它的燒製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比如要做好防護,它燒製的時候,有毒有毒有毒。
但這個問題在燒製青磚的時候也同樣存在。
所以,一定要注意防護。
最後,還是要說,以下方法不能保證所有朝代都能用,我隻能說會盡量將能提醒到的地方提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