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朱棣卻是敏銳的注意到了其他重點。
後世是怎麼確定最早的冶鐵技術出自西亞,且是在公元前2500年的?
虞美人的原話是不是,“從先民的墓葬中”,該不會,後世那些人愛挖人墳的愛好,居然是世界通用的?!!
再讓他推測一下,後世又是怎麼知道,我國的冶鐵技術起源發展於春秋戰國時期。
他朱棣用腳趾頭想想,都能想明白,先不排除從古籍中找到這部分資料的可能。
但絕對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比如後世的那些可怕考古學家又挖了誰的墳,從別人的墳中發現了那個時期的鐵器。
而這個倒黴蛋是誰,首先排除秦始皇。
嘖,真慘。
作為一個並沒有被盜過墓的幸運兒,朱棣想這些的時候,頗有點沾沾自喜。
儼然忘記了自己的皇陵也被惦記過。
要說朱棣為什麼有時間這麼發散思維,自然是因為天幕講的這些,對他大明來說可有可無。
甚至讓他覺得,這部分內容天幕完全沒必要屏蔽嘛!
永樂朝勤勤懇懇的打工人朱高熾,此刻並不能看見天幕中虞美人在講什麼,但卻十分敏銳的注意到老父親那莫名驕傲的表情。
已經瘦了一大圈的大胖小子朱高熾,忍不住悄悄往旁邊挪了挪。
最近的這一段時間,他也算是總結出了規律,但凡朱棣露出與往日不同的表情,就總有一個人要倒黴。
哦,這裏要加個前提,但凡老父親在看天幕的時候露出不同以往的表情,就總會有人倒黴。
而不巧,大多時候,那個倒黴蛋的名字名叫朱高熾。
偶爾也會叫朱瞻基。
動了動手指,下意識想要摸一摸自己已經瘦了一圈的大臉盤子,朱高熾心裏歎氣。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他總覺得自己瘦是瘦了,皮是不是也鬆了?
想到他那個已逝的爺爺扒皮萱草的手段。
朱高熾:!!!
等等,現在不是發散思維的時候,回來回來,趕緊回來。
朱瞻基看著爺爺那莫名驕傲的微表情,老爹那不知因何而來的驚恐,同樣默默退了幾步。
做一個已經學會讀空氣的皇太孫,沉默是金.jpg。
一時間,永樂朝的順天府,明朝最尊貴的三個人,都因為自己的腦補陷入了頭腦風暴。
……
若是讓虞美人知道他們所想,太子太孫的是回答不了了,但她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朱棣。
誰說要排除秦始皇了?
兵馬俑坑裏雖然隻有那麼幾件鐵做的東西,但在青銅器這一方麵,大秦祖龍的貢獻還是很大的好嘛!
嬴政:並不是很想要這樣的貢獻,謝謝。
然而,並不會讀心術的虞美人,並不能理直氣壯的反駁朱棣,隻能勤勤懇懇的做知識的搬運工。
[從已經出土了的古代鋼製品能看出,我國最遲在戰國晚期已廣泛使用淬火工藝。
啥是淬火技術呢,專業解釋大家看天幕,我這裏就直接說人話了。
這種技術就是把金屬或玻璃製品加熱到一定溫度,隨即浸入水或油中冷卻,以提高製品的硬度和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