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論一代大佬的長成(1 / 2)

也許是虞美人說的太誇張,也許是他們是真的對神醫們的故事感興趣,虞美人這麼一說,他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提起來了。

這些故事,他們並不是所有人都聽過都了解的。

但不得不說,比聽那些讓人腦充血的昏君故事有意思多了。

咳,當然,昏君故事他們還是很願意聽的,這讓他們見識的物種的多樣性,還讓他們能夠精準鎖定仇恨目標。

但現在,“天幕,快講快講快講,到底怎麼回事。”

他們總覺得,自己說這話真的是越來越熟練了呢。

但曹操、齊桓公:我們到底得了什麼病呢。

天幕能不能給個痛快。

……

虞美人也不賣關子,她是真的覺得這個皇甫謐是個人才。

至於齊桓公、曹操,這不一不小心忘了嗎。

莫名有點心虛,虞美人也不藏著掖著了,先把他們兩個可能得的病掛天幕上,才繼續說道。

[皇甫謐,東漢名門世族,六世祖皇甫棱為度遼將。

他真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他在針灸學史上極負盛名,占有很高的學術地位,被譽為是“針灸鼻祖”。

但他的優秀卻又不止在醫學上,你們看看他著作就知道了嘛。

《曆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元晏先生集》等書。

還有關於針灸的《針灸甲乙經》,這是中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

這裏補充一句,其實還有一本《列女傳》的,有人說是皇甫謐寫的,但更多是說劉向寫的,我就沒算進去了。]

虞美人說最後一句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皮一緊,總覺得這本書的作者要是確定下來,真是皇甫謐寫的,就在剛剛,皇甫謐絕對完了。

後世人雖然把功過分的很清楚,但陰陽怪氣起來有一手。

剛才那不是,從興致勃勃到殺氣騰騰,隻是一個停頓的功夫而已,嚇人。

……

虞美人卻不管這些,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繼續說道。

[我們言歸正傳,我給你們繼續講講皇甫謐的故事。

我們看完他在文學和醫學上的成就後,腦海中對他的想象肯定都是聰明伶俐、早慧懂事的形象吧。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事實上,身邊人對他的風評並不好。

怎麼評價的呢,年二十(公元234年)。仍遊蕩無度,猶不好學,人以為癡。

到了十七歲,人高馬大,竟“未通書史”。

他從小就是這樣的,貪玩不習上進,長大後也是這樣。

就這形象,誰看了不搖頭,這不得一輩子小混混,可能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吧。

最起碼,他的叔母就為他操心不斷。

別問為什麼不是母親,而是叔母,問就是皇甫謐小時候,過繼給叔父。

皇甫謐的轉變,在我們看來也許真的很突然,

原來,在一天,叔母對於皇甫謐的貪玩實在是氣狠了,便把他趕出家門,想要教訓他。

皇甫謐呢,覺得這可不是個辦法,腦門一拍,眼珠子一轉,到了外邊弄來了香瓜、甜果之類,呈獻給叔母,想著如此“孝順”一番,叔母的盛怒總該平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