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泉州海商(2 / 2)

隨著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眾人喝的也差不多了,宴會也就就此結束了,畢竟西夏亡國都已經兩個月了,勝利的喜悅也在這兩個月之間被衝淡了很多,再喝下去也不過是強顏歡笑,沒必要。

不過趙桓今天的所作所為的確是暖不了那些武將的心,恐怕日後趙桓在軍中的威望將再次提升一個檔次

隨著晚宴結束,宋王朝又恢複了往常的模樣,開始變得儒雅內斂,收起了爪牙。

對外貿易依舊在不斷擴大,中國盛產的瓷器、絲綢、茶葉開始廣銷海外,而在趙桓有意或者是不經意的透露間,海外的黃金、白銀也是大量流入國內。

不過這些都是正常貿易,大多數都是以物易物,公平合理的。

但是一件事卻讓戰火燒到了海上。

泉州港口。

“員外,我們的海船怎麼還不來呀?這已經過了約定的時間了。”

聽到小廝這麼說,泉州第一大海商、泉州首富,泉州人楊客,“為海賈十餘年,致貲二萬萬。”遠近聞名的大海商,財大氣粗,自備有大海船,從市舶中獲取的利潤最厚。

由於海上貿易獲利最豐,為此,他也是特別重視,可是此次海貿並不一帆風順,本應返航的船隊竟然比原定計劃慢了兩天。

這次海上貿易可是花了他五分之一的家底,那可是整整十艘可以容納100人的大海船,這讓他如何不重視?

可現在一切都在表明船隊出了意外,可是他依舊不敢相信,隻能在這裏苦苦的等著,相信奇跡會發生。

“楊大官人,今天就別等了,天色已經晚了,還是快回去吧!難道在這等就能回來嗎?”你這這略帶嘲諷的語氣,楊客就知道來人是誰。

畢竟是他多年的競爭對手,另一位泉州海商朱紡,曾經自任綱首(船長),遠航三佛齊(今蘇門答臘島)經商,“往返不期年,獲利百倍”。

身價和自己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如今自己遭此大難,他又怎能不落井下石?不過楊客可沒有慣著他,有錢算什麼,在泉州這樣的口岸,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可他楊客不光有錢,還有那麼點小權,誰讓他小舅子是泉州的通判呢!

可不要小看一州通判,他雖然不是地方上的一把手,二把手,可是他卻擁有監察地方的權力,不管是一把手,二把手,乃至全轄區都在他的監管下。權力不可謂不大。

不然楊客一個商人,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家業,畢竟官商勾結乃是千古的鐵律,任何一個時代都有。

在北宋,這個官員極度腐敗的時代,這種事也是屢見不鮮,不過,這些官商勾結也大多都是做一些海上貿易。